课件编号4192906

《解析卷》河北省黄骅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日期:2024-04-3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2306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解析卷,河北省,黄骅,中学,2017-2018,学年
  • cover
黄骅中学2017-2018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 1. 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A. 选贤任能 B. 民贵君轻 C. 礼法兼用 D. 克己复礼 【答案】C 【解析】“选贤任能”是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所提出的思想主张,该观点没有融合其他学派的思想,故A项错误;“民贵君轻”是战国时期孟子所提出的思想主张,该观点没有融合其他学派的思想,故B项错误;“礼法兼用”是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所提出的思想主张,该思想将儒家与法家的观点相融合,故C项正确;“克己复礼”是春秋时期孔子所提出的主张,而题干所给出的时间是“战国中后期”,故D项错误。 2.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在上述建议下,出现了 A. 百家争鸣 B. 三教合归儒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焚书坑儒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知这是董仲舒向汉武帝所提出的建议。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选C。A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B出现在隋唐时期, D是秦始皇采取的文化专制政策。故ABD三项排除。 3. 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霾”成为现代城市的一大顽疾。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做出的判断 A. 霾是灾难的象征 B. 君权神授 C. 自然规律 D. 天人感应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可以联系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学说,他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故D项正确。从材料可知在中国古代“霾”不仅仅是自然灾难的象征,而是给世人的警示,故A项错误;君权神授赋予君主统治的合理性,为皇权披上神圣的外衣,材料不是在强调皇帝权力来源的权威性,而是在劝解皇帝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反省,实行仁政,故B项错误;结合材料可知“霾”不是自然规律,而是与“人事”相结合,故C项错误。 点睛: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包括两点内容:一是君权神授,为皇权披上神圣的外衣;二是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意在劝诫皇帝实行仁政。做题时要注意材料考查的是哪一点内容。 4. 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家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家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 ①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②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③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④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新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由民本发展到君本,①项正确;人文主义是强调人性,汉代儒学开始扼杀人性,②项错误;先秦儒学重点在于主张仁政,反对暴政,汉代儒学则是强调维护君主的统治作为自己的目标,③项正确。先秦儒学和新儒学都是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④项是二者的共同点,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考查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不同点。要注意从目的、内容、地位等方面进行比较。 5.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B.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C.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D. 鉴别官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