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208416

【带解析,史料研习】2017—2018学年《三维设计》历史人教版选修四教学案(23份)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54411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3份,教学,选修,人教,历史,三维设计
    清单一 诸侯割据局面的结束 秦统一六国   1.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无穷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2)主观条件: ①秦国实力: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了条件。 ②个人作用:秦王嬴政为了实现统一,广泛吸收各国贤士,拥有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气度。 ③统一方略得当:从弱小的韩国开刀,先弱后强,扫除两翼,最后灭齐。 2.过程 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秦灭六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秦王嬴政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是实现统一的重要原因。                                 清单二 秦始皇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 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1.建立集权 (1)创皇帝制:自称始皇帝,集大权于一身。 (2)设中央机构:设丞相,为百官之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为武官之长,管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督百官。三者之间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 (3)地方实行郡县制: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设立36郡,郡下设县。 (4)奠定疆域:在边境地区,征服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北击匈奴,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2.巩固统一 (1)文化方面:统一文字,以小篆为统一的文字。 (2)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3)水陆交通:以咸阳为中心,陆上交通由驰道、直道等组成,水上修筑人工渠道以沟通自然江河。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是一个短命王朝:二世而亡。但是,它的制度创新却很有建树,如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这一制度下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等都具有首创精神。                                 清单三 秦朝灭亡的原因 秦始皇的暴政   1.焚书坑儒 (1)目的:对思想文化严加控制。 (2)概况: ①焚书: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焚毁。 ②坑儒:因为一些儒生批评秦始皇滥施刑罚,秦始皇将460名儒士活埋。 2.修筑长城 下令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扩建,工程艰巨,施工条件简陋,民夫大量死亡。 3.大兴土木 修建阿房宫、骊山墓,加上伐南越、戍边疆等其他徭役,导致民怨沸腾。 4.影响 秦始皇的暴政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使秦朝很快灭亡。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统治而采取了许多措施,如修筑长城,目的是为了阻止北方匈奴南下。但在修筑过程中,滥用民力,在一定程度上又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对秦始皇的措施应该一分为二地去评价。                                  探究点一 秦朝的统一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天下之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梁启超 (1)材料一为什么说“天下之趋统一,势也”? [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国兼并,大诸侯国兼并小诸侯国,最终形成战国七雄的局面,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故“天下之趋统一,势也”。 材料二 假长此不获统一,岁岁交糜烂其民而战之,其惨状将伊于胡底。 ———梁启超 (2)材料二为什么说“不获统一……惨状将伊于胡底”? [答案] 秦的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使社会安定,人民免于战火。 材料三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史记·商君列传》 (3)材料三体现出秦始皇成功统一中国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风气有较大改进,国家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为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 [结论形成] 秦统一六国的条件 (1)经济方面: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为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