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209838

2018中考学练测 · 语文(省版)3.1 诗歌鉴赏课件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35031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8,考学,练测,语文,省版,诗歌
  • cover
课件48张PPT。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第一节 诗歌鉴赏★考试大纲要求:理解浅易古诗词的内容。【2017·湖州】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 [唐]陈羽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释】①海:湖泊。 (1)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从军行》相近的一首,并简述你选择的理由。A 山中杂诗 [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B 归田园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C 塞下曲六首(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_____(1)【答案】C 理由:①两首诗都以战争为题材(或:都是边塞诗);②两首诗都写出了环境的恶劣;③两首诗都有“雪”这个意象;④两首诗都表现将士们无所畏惧、昂扬坚定的精神风貌;⑤两首诗都表现了将士们必胜的英雄气概。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与思想情感的鉴赏能力。首先需要理解《从军行》的内容与蕴含的思想感情。内容上,从诗歌描写的意象与景色特征,可知《从军行》与《塞下曲六首(其三)》均为边塞诗,其内容均围绕战争展开;思想感情上,《从军行》表现行军将士为保卫国家不畏天寒路险、昂扬直上的崇高精神;《塞下曲六首(其三)》通过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从中找出共同点即可。【2017·嘉兴】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送人之荆门 [明]浦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①中应有赋,千秋白雪②待君赓③。 (选自《明清诗赏析》) 【注释】①郢(yǐnɡ):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②白雪:也称“阳春”“阳春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③赓(ɡēnɡ):继续。(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 (2)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_____(1)【答案】历史兴亡(人文遗迹) 自然风光(山水奇丽)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明确诗歌颔联和颈联的大致句意,根据颔联中“遗旧垒”“荒城”等词语可知是从历史兴亡与人文遗迹这一方面表现荆门的特点;根据颈联中“云、山、树、河流”等意象可知是从具体的自然景观描写荆门的特点。(2)【答案】示例:李诗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来表达惜别之情;此诗通过想象“客人”未来生活,表达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情感比较赏析能力。在掌握两首诗的内容与主旨的基础上,着重把握诗歌的尾联。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分离时的动作,“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体现了与友人的依依惜别。“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待君赓”译为“您这次到荆门去,应当写诗,流传千年的《白雪》还等待您续写呢”。诗人想象“客人”未来吟诗作赋的生活,轻松的语调、期盼的感情跃然纸上。【2017·台州】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泛舟后溪 [唐]羊士谔①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 惟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注释】①羊士谔:唐朝人。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_____、_____的特点。 (2)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