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21990

科学本质观的变迁与科学素养内涵[上学期]

日期:2024-05-2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1955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科学,本质观,变迁,素养,内涵,学期
  • cover
课件50张PPT。科学本质观的历史变迁与科学素养的内涵华东师范大学 王顺义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有关决定中指出, 科学素养是指下述四方面的素养:科学知识 科学思想 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发达国家的科学课程标准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 所谓有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和深谙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物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有科学素养还包括一些特定门类的能力。1.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对日常所接触的各种事物能够提出、能够发现、能够回答因好奇心而引发出来的一些问题。(科学兴趣,探索科学的冲动)发达国家的科学课程标准2.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已有能力描述、解释甚至预言一些自然现象。(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3.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能读懂通俗报刊刊载的科学文章,能参与就有关结论是否有充分根据的问题所作的社交谈话。(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 4.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能识别国家和地方有关科学的决策,并且能提出有科学技术根据的见解。(以科学的态度来参与社会事务) 5.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应能根据信息来源和产生此信息所用的方法来评估科学信息的可靠程度。(科学价值判断) 6.有科学素养还意味着有能力提出和评价有论据的论点,并且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从这些论点得出的结论。(科学思维习惯)发达国家的科学课程标准英国在其颁布的课程指导文件《全国学校课程》中提出了科学素养标准中的能力培养标准包括:科学应用能力 科学调查能力 科学交流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 科学创造能力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 由于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因此初中科学教育的效果,可以通过全民科学素养水平状况得到相当程度的反映。因为全民科学素养测评指标体系,是以公民初中毕业时在科学素养上应达成的目标为基准的。中国科协在1992年、1994年、1996年、2001年和2003年依据国际上较为通行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行了五次调查,前三次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我国公众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0.3%(1996)。2001年为1.4%,2003年为1.98%。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 上述结果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国家现行的以学科为中心的科学教育体系对于公民了解和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发挥了积极作用,效果比较显著。但是对于公众理解科学过程、理解科学对于社会的影响等方面作用甚微,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总体水平很低,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现行的科学教育体系(包括科学教育的目的、观念、内容、课程、教学、学习活动、评价等)进行深刻的反思。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将科学教育等同于学科教育,将科学教育等同于科学知识的教学,忽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情感、科学精神、科学意识的教育,忽视对学生进行科学实质和意义、科学与社会、技术、生活的关系的教育,忽视学生对科学过程及方法的体验和认识,忽视学科内部特别是学科之间的综合与联系,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将科学教育的目标,由过去的“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改革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三个方面并举,已经势在必行。科学素养的内涵:四个方面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根据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认为要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即在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的素养。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涉及到如下四个方面:(1)科学知识与技能 (2)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 (3)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4)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课程(7—9年级)以学生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1、热爱自然,对自然界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养成与自然界和睦相处的生活态度 2、崇尚科学,相信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