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236548

20听泉课件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4552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听,课件
  • cover
课件20张PPT。20 听 泉谢大光 山西临猗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河北工学院电力系。1962年应征入伍,历任总后勤部某部战士、文书、文工队创作员,天津人民-出卷网-印刷厂职工,《散文》月刊编辑,百花文艺-出卷网-编辑、副组长、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小说家》编辑部副主任、主编,《中外散文选萃》主编,副编审。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理事。阿炳与《二泉映月》阿炳,本名华彦均,江苏无锡人。父亲是一位道士,擅长演奏二胡、琵琶、三弦等乐器。从小时候起,阿炳就跟父亲学习乐器,由于天资聪颖和刻苦练习,他13岁时就已熟练掌握二胡、琵琶、三弦和笛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他的命运曲折坎坷,二十岁丧父,三十多岁时双目失明。生活无着落,只好流落街头,靠卖艺为生。五十多岁时,吐血病故。 正是这位饱尝了人间辛酸的苦难的艺人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传世之作。阿炳卖艺几十年,根据生活体验,创作改编、演奏了许多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作品。 现存的传世乐曲,有《二泉映月》《听松》 《寒春风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六首。而最具吸引力的是他的代表作《二泉映月》。 肇庆 古刹 菩提 万籁俱寂 泠泠 淙淙zhàochàlàilíngcóng给重点字注音:字词乐园pú预习检查默读课文,找出表明作者游踪的词句,看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本文按照作者的游山踪迹来写:寒翠桥→庆云寺(半山),移步换景,逐渐地把山泉的形态和精神描摹出来了。 文章既交代了空间的变化,又交代了时间的推移:如夜,构成纵横交叉的结构。 课文详解 作者为什么选择“听”泉,而不是“看”泉,有三点原因:① 作者登山时,雨意尚未消尽,山间还有雾气、水汽,看不清溪流,所以作者选择了“听”。② 小溪 泉抵不上大瀑布壮观,去摹形 描状,很难生色。③ 通过 “听”,让读者借助作者的描 述,在想象中去捉摸泉之形, 去品味泉之美。 课文详解 划分课文层次 一、(第1段)“我们”驱车来到风景名胜鼎湖山。 二、(第2段)白天,“我们”在上山途中观景听泉 。 三、(第3—5段)入夜, “我” 在 庆云寺借宿,聆听、辨识、品味泉 声,抒发在鼎湖山听泉的感受。 课文详解听课文录音思考: 作者在鼎湖山听泉,听到了些什么?为什么他能听出这样的内容? 课文详解 听了录音,你觉得作者听到了些什么?为什么他能听出这样的内容? 因为作者无比热爱大自然,全身心地感受大自然,用心灵和大自然进行对话。课文详解 认真朗读第4自然段,说说这一段重点写了什么,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课文详解 朗读第三部分,用文中的语句填充 1、泉声的特点:轻柔、清脆、厚重、雄浑。 2、想象的具体情境: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石缝间漏下的滴泉、细 流汇于空谷、泉水绕过 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 本体→喻体→提琴、琵琶、铜管课文详解 想一想: 作者怎样描写泉水的多种层次?为什么能听出这样丰富的内容? 作者用乐声来比拟泉声,选择了几种 乐器来作比喻。 因为作者无比热爱大自然, 全身心地感受大自然,用心 灵和大自然对话。 图解结构 20 听 泉 泉水:时隐时现 泉声:不绝于耳 聆听、 辨识、 品味概括主题 《听泉》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写了作者去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听泉,将白天和夜晚听到的泉声用美轮美奂的笔调倾诉出来,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写法点拨 写景散文 这类散文是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俗风貌当作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以实现传递作者情意,并吸引人、感染人的阅读目的。这类散文是最具美景美意、诗情画意的,因而也是最受读者青睐的一类。 拓展提升班内交流 交流你课外积累的写自然美景的佳作,简单分析作者的写景及抒情方法。心灵感悟 鼎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