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习题 一、基础题 1.填空题 (1)当一根木棍用来撬东西时,就是一个简单机械 。 (2)在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的那点叫做 ,人对杠杆用力的那点叫 ,承受重物的那点叫做 。 (3)跷跷板也是利用 的原理。 2.判断题 (1)杠杆都有省力的作用。 ( ) (2)只要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工具都能省力。 ( ) (3)使用杠杆时,人把力量加在杠杆上,杠杆便能把力量传到重物上。 ( ) (4)杠杆的支点在力点和重点之间时,可以改变使用方向。 ( ) (5)杠杆的力点距支点越远越省力;反之越费力。 ( ) (6)杠杆类的工具也并不都是省力的,有的是费力的,为的是工作方便。( ) 二、综合题 1.“给我一个支点,就可以撬起地球”运用的是( ) A.轮轴 B.斜面 C.杠杆 D.滑轮 2.下列工具属于费力的杠杆是 ( ) A.老虎钳 B.火钳 C.指甲剪 D.扳手 3.下列物品在使用中形成了杠杆的是( ) ①洗衣板 ②铁锹 ③板凳 ④筷子 ⑤切菜板 ⑥钓鱼竿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属于杠杆的是( ) ①老虎钳 ②螺丝刀 ③剪刀 ④电工刀 ⑤尖嘴钳 ⑥试电笔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5.下列对于杠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B.杠杆有省力的,也有费力的 C.老虎钳是一种省力杠杆 D.杠杆上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是费力的 三、提高题 1.用杠杆撬石头,你认为用下面的哪种方法最省力,在( )里打“√ ,х” 你选择的理由是: 2.分析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还是省力杠杆? 根据名称 图示 分析结果 剪刀 起子 镊子 老虎钳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填空题 (1)杠杆 (2)支点 力点 重点 (3)杠杆 2.判断题 (1)× (2)× (3)√ (4)√ (5)√ (6)√ 二、综合题 C 2.B 3.D 4.C 5.D 三、提高题 1.(2) 理由:支点离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因此2是省力的。 2. 根据名称 图示 分析结果 剪刀 省力杠杆,支点离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 起子 省力杠杆,支点离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 镊子 费力杠杆,支点离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 老虎钳 省力杠杆,支点离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 《杠杆》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杠杆应用,知道跷跷板的原理。 2.小组合作能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做杠杆实验,并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采集数据,并做好实验记录和分析。 3.乐于探究生活中的杠杆工具,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二、学习过程 1.你玩过跷跷板吗? 玩一玩跷跷板,你有哪些发现?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2.实验操作。 (1)杠杆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并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次数 物重 拉力 重物到支点的长度 力点到支点的长度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 通过实验我的发现是: (2)通过上面的实验,我知道了: 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大于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 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 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 3.找到生活中的一些工具,研究一下哪些属于杠杆。 工具名称 鉴别依据 《杠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能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并运用其采集、整理、分析和解读数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乐于探究、大胆想象的意识;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体会和理解杠杆的作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