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251984

济南版生物八下6.2.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课件(23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13849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济南,生物,八下,6.2.5,生态系统,自我调节
  • cover
(课件网)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驼鹿与狼的数量关系,解释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 2.描述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和生态平衡,认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关注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认同人与自然能够协调发展。 分析讨论 1.罗亚岛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在岛上生存的草、驼鹿、狼的数量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2.写出食物链,据图分析:从1955年到1995年,驼鹿的数量如何变化,狼的数量又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3.假设某年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狼大量死亡,随后的一年驼鹿的数量将会怎样?会不会连年出现同样的变化? 数 量 时间 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有限。当某一成分(狼)发生变化(减少)时,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驼鹿)的相应变化(增多),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狼因食物充足数量又会增多)。…… 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有限。当成分A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成分B的相应变化,B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A。…… 再举一例 树木 害虫 食虫鸟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当害虫数量增加时, 的生长自然受到危害,但食虫鸟会因食物丰富而数量 ,这样就会抑制害虫数量的增加,从而使它们的数量保持相对 。(自我调节) 树木 增多 稳定 数 量 时间 得出结论: 由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生态平衡。 巩固提高 1.在“植物 兔 鹰”这条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鹰,兔的数量会( ) A.先下降后上升 B.下降 C.仍保持相对稳定 D.先上升后下降 D 2.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 丙 丁 甲 乙。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 ) A.丙和丁数量减少 B.乙和丙数量增加 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D.乙和丁数量增加 B 3.在“水藻 水蚤 虾 小鱼 食鱼鸟”这条食物链中,若食鱼鸟全部迁到别处,在一定时期内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①虾的数量减少②水蚤的数量减少 ③小鱼的数量增加④小鱼的数量减少 ⑤水蚤的数量增加⑥虾的数量增加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③⑥ A 生态系统A 生态系统B 得出结论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 ,营养结构越 ,自我调节能力越 ; 反之,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 ,营养结构越 ,自我调节能力就越 。 多 复杂 大 少 简单 小 但是,是不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无限大呢?! 人类对生态系统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总结归纳 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有 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 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受到损害,从而引起 ,甚至引起 。 现在,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正在影响着自然界中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人们应该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对策,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 ,已达到人与自然 发展的目的。 一定限度 一定限度 生态失调 生态危机 稳定 协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