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252028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2《孙权劝学》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1276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
  • cover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2《孙权劝学》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 题 4.孙权劝学2-1 上课时间 课时安排 2 课 型 文言文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疏通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文中人物对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及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教学难点 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阅读浅易文言文。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出示目标 资料助读 同学们,大家对三国故事都很熟悉吧?三足鼎立,英雄辈出。刘关张、曹操、孙权,孔明、周瑜……提起这些人物可以说是无人不知。然而还有一位人物虽然没有这几位有名,但其功绩却不容小觑。他在周瑜帐下出谋划策帮助周瑜击溃曹军;他辅佐孙权抗击曹操让一代奸雄慨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他白衣渡江袭取荆州,打败大名鼎鼎的关羽;他生病孙权担忧凿墙每日观望……这个让国君时刻牵挂的人是谁?是吕蒙。吕蒙最初只是一介武夫,他的成长和一件事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权劝学》,来了解他们之间发生的关于读书的事情。 1.掌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疏通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文中人物对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及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本文出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孙权: (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吕蒙:(178-219)东吴国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整体感知 小组合作 疏通文意 问题探究 组间竞赛一 翻译全文 小组竞赛二 总结归纳 课堂小结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停顿、节奏、语气等。 2.学生练习朗读、齐读、范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3.结合书下注释,试简要讲一讲这个故事梗概。 学习23页四、五题积累与拓展,了解古代称谓及文言文翻译方法。 (1)文言文翻译方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名等可照录。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义词。 调: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补:补出省略的成分,使之意思完整。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2)此外,重要词句书下有注释,要熟记。 (3)翻译时要一对一直译,切忌意译。 分组合作,按照前面介绍的方法一一对应翻译课文。结合注释、辞典。 整理重要实词和虚词。 教师巡视、答疑。 1.各组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班级交流解决。 2.组间竞赛: 规则:小组准备好词语解释问题,指定其他组同学回答。答对积2分,答错减1分,出1题积1分。 3.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