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262620

《宇宙的未来》课件+教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7151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宇宙的未来,课件,教案
    《宇宙的未来》 本文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霍金运用天体物理理论,对宇宙的未来作了科学的预测,得出宇宙或膨胀或坍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的结论。文章涉及很多关于宇宙学的知识,但演讲者却从巫师和宗教预言谈起,通过严密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等,将深奥的科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这是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读懂课文,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有关宇宙物质密度的论述。 (2)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结构层次;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树立科学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霍金的资料。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置身小小寰球,仰视浩渺星空,只觉奥妙无穷,玄机无限。是谁在这暗蓝的天幕上镶嵌了无数的星星?那茫茫的银河何处是岸?这深不可测的宇宙从何而来?又将归向何处?这些问题让一代代的人们困惑。直到20世纪现代宇宙学诞生,人们才有了一个朦胧的答案。本文是当代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对宇宙的一些看法与预见,他从大爆炸理论的角度阐释了宇宙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作者、作品: 史蒂芬·霍金,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1963年,霍金患上了一种运动神经细胞病。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失望和沮丧后,霍金又开始了他的宇宙学研究。霍金后来在相对论、“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2.背景介绍: 本文是史蒂芬·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这篇演讲,从古代巫师的预言,谈到近代宗教预言,再过渡到宇宙未来的讨论,主要探讨了宇宙未来的两种命运: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一是收缩以至于坍缩到一个大挤压。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而时间本身就会在大挤压处终结。”作者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对宇宙的未来作出科学论断,这是科学家与巫师的不同之处。 3.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1)恍惚( huǎnɡ hū) (2)告罄(qìnɡ) (3)臭名昭著( zhāo ) (4)尴尬(ɡān ɡà) (5)迄今为止(qì ) (6)坍缩( tān ) (7)混沌( hùn dùn) (8)逾越(yú) (9)辐射( fú ) (10)中伤( zhònɡ) (11)沮丧( jǔ ) (12)模棱两可(mó lénɡ) (2)理解词义: 模棱两可:对事情不置可否,这样也行,那样也行,没有明确的态度或意见。 臭名昭著: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感恩戴德:对别人所给的恩德表示感激。 百思不解:反复思索,仍然不能理解。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三、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第1段,开门见山,直揭主题,总起全文科学家有信心预言未来。 第2~5段,写巫师、牧师、宗教狂热者等非科学家们对未来的妄测,反衬科学家观测的可靠性。 第6~10段,说明在非常大的尺度下,科学家可以对宇宙作可靠的预言。 第11~13段,根据宏观上各个方向上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极其接近的原理,作出未来宇宙正在平滑均匀地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