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26750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同步教学设计:9.1 压强

日期:2024-04-2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3007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册,九章,一节
  • cover
《压强》教学设计 课题 §9~1 压强 设计思想 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 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因此,我们按照“体验—思考—分析—探究—应用”的思路逐一展开。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来看,学生对压力及其作用效 果有着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往往存在一些认知的误区。学生已学过弹力、受力分析等知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上的准备。在上一章“摩擦力”一节中学生已经历了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方法基础。 教材分析 教材在学习了“力和运动”的 基础上,安排了本节内容,因有了上一章对力的分析认识,教材对压力的认识进行了简化处理。重点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即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因有了“摩擦力”一节对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大大减小本节探究的难度;对压强概念的理解是本节学习的另一个重点,教材采取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方式呈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压强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压强现象,理解压强的概念; 2.通过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掌握压强的定义和公式,掌握控制变量法; 3.通过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据、总结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善于观察生活等科学技能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压强大小的决定因素及其概念的理解;难点: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正确理解及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教师引导法 使用器材 小桌、砝码、海绵(或沙子)、瓶子、水和多媒体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新课 ◆探究活动1: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说说是什么因素会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 根据同学的回答,通过多媒体展示: 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探究活动2:利用下列图片中所示物品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请你说出你的实验方法或步骤。进行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从上述实验还可看出:(1)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思考、回答观察、讨论思考、实验、总结 通过对图片的分析,使学生对压强有感性 认识。通过对答案准确的叙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对于多个自变量共同影响同一个因变量的情况,在讨论其中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时,可以通过使其余自变量不变的方法来研究。 二、探究 新知 一、压强:(p)1.压强是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我们就认为压强越大。◆探究活动3:如何比较它们压力的作用效果?F1 = 200 N F2 = 400 NS1 = 2 m2 S2 = 5 m2若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需要“转化为相同的受力面积或相同的压力时,通过比较压力或受力面积的大小”来确定。因此我们可以将“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或“受力面积与压力的比值”定义为压强。很显然,前一种定义更加符合人们的思 维习惯,即:该比值越大,压强就越大。由此我们得到压强的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由此定义,我们可以得到压强的定义式:由于是定义式,故其对固体、液体和气体都适用。2.定义式:3.单位:帕斯卡(帕) 符号:Pa 根据定义式思考,1 Pa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也就是说:1 Pa=1 N/m2例题:一个重5 N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木块,平放在面积为1 m2的方桌面中央,求木块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