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292238

【备考2018】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十一讲 诗歌鉴赏 课件(浙江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4次 大小:19778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浙江,课件,鉴赏,诗歌,第十一,备考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一讲 诗歌鉴赏 中考一轮复习 浙江版 真题再现 1.(2017·温州) 如梦令 汉①上晚步 [宋]赵长卿 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 一著画难成,雪霁②乱山无数。 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 (选自《全宋词》) 【注释】①汉:汉水 ②霁(ji):雪后转晴 (1)“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写出了环境 的特点。 (2)“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真题再现 【解析】(1)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词作意境的把握能力。“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寂静,正是周围环境安静,作者才能听到一声鸣橹所惊起的寒鹭纷飞的声音,这里以动衬静,写出了环境的安静。 (2)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诗词情感解读能力。冬日汉江上本极静谧,忽然船桨击水,寒鹭惊飞,与积雪的远山相映,平添不少江山生趣,这景色实难描画,遂使诗人赵长卿留连忘返.末句“数遍溪南烟树”,状不忍遽去之情宛然。 【答案】((1)宁静 (2)表达了词人无限的留恋之情。“一声鸣橹”后的满川寒鹭、雪霁乱山,都给人无数惊喜,平添不少江山生趣,使得词人流连忘返,“数遍溪南烟树”正是这种情感的外在表现。 真题再现 2.(2017·衢州)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①“安史之乱”中长安被攻陷,岑参写作此诗时长安尚未收复。 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 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真题再现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既要结合语境,又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过故人庄》是作者早年在鹿门山隐居时写的。一次,应一位山村好友的邀请,孟浩然到山居朋友家做客。村庄环境的恬静优美和田家生活的安逸使诗人忘却了仕途的烦恼,沉浸在诗情画意的美感享受中,所以这里的“菊”,是还来欣赏菊花。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运用想象,描绘了在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 【答案】 示例:岑诗中的菊花盛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表达的是诗人思乡的惆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着对和平的渴望;孟诗中的菊花开在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农家小院中,表达了作者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真题再现 3.(2016 宁波)诗歌赏析。 定林①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二月四日作②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释】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1)《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_____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2)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 真题再现 【解析】 (1)此题考查重点字词的理解,解答时要读懂句子并赏析精彩字词的妙处。“屋绕湾溪竹绕山”的意思是:房屋被溪水环绕着,竹林环绕着青山。写出了溪水的曲折。“溪山却在白云间”的意思是:溪水和高山又直插白云间。写出了山的高。“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的意思是:早春轻柔的春风徐徐吹过,瓦上的白雪已经融化,但沟里的雪还是白茫茫一片。这一句谢春初春春风轻柔温暖将残雪消融。 (2)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的不同,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定林所居》的闲是和山水为了的悠闲,《二月四日作》的闲是闲愁,是内心苦闷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