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02270

2018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习题:计算题专题增分练5+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1452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18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习题
  • cover
增分练(5) 功能关系(一) 1.(2017·江苏徐州市第二次模拟)如图所示为某车间传送装置的简化示意图,由水平传送带、粗糙斜面、轻质弹簧及力传感器组成.传送带通过一段光滑圆弧与斜面顶端相切,且保持v0=4 m/s的恒定速率运行,AB之间距离为L=8 m,斜面倾角θ=37°,弹簧劲度系数k=200 N/m,弹性势能Ep=kx2,式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上端到斜面顶端的距离为d=3.2 m.现将一质量为4 kg的工件轻放在传送带A端,工件与传送带、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不计其它阻力,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 (1)工件传到B端经历的时间; (2)传感器的示数最大值; (3)工件经多次缓冲后停在斜面上,传感器的示数为20 N,工件在斜面上通过的总路程.(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1教育网 解析:(1)设工件轻放后向右的加速度为a,达共速时位移为x1,时间为t1,有: μmg=ma?a=μg=5 m/s2 t1== s=0.8 s, x1=at2=×5×0.82 m=1.6 m 接着工件向右匀速运动,设时间为t2, t2== s=1.6 s 工件传到B端经历的时间t=t1+t2=2.4 s (2)设传感器示数最大时弹簧的压缩量为Δx1 由动能定理得: mg(d+Δx1)sin 37°-μmg (d+Δx1)cos 37°-kΔx=0-mv 代入数据得Δx1=0.8 m Fm=k·Δx1=160 N (3)设传感器示数为20 N时弹簧的压缩量为Δx2,工件在斜面上通过的总路程为s Δx2== m=0.1 m 由能量守恒得: mv+mg(d+Δx2)sin 37°=μmgscos 37°+kΔx 代入数据得s=6.89 m 答案:(1)2.4 s (2)160 N (3)6.89 m 2.光滑圆轨道和两倾斜直轨道组成如图所示装置,其中直轨道BC粗糙,直轨道CD光滑,两轨道相接处为一很小的圆弧,质量为m=0.1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在圆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到达轨道最高点A时的速度大小为v=4 m/s,当滑块运动到圆轨道与直轨道BC的相切处B时,脱离圆轨道开始沿倾斜直轨道BC滑行,到达轨道CD上的D点时速度为零.若滑块变换轨道瞬间的能量损失可忽略不计,已知圆轨道的半径为R=0.25 m,直轨道BC的倾角θ=37°,其长度为L=26.25 m,D点与水平地面间的高度差为h=0.2 m,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21cnjy.com (1)滑块在圆轨道最高点A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滑块与直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 (3)滑块在直轨道BC上能够运动的时间. 解析:(1)在圆轨道最高点A处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m 得FN=m=5.4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滑块在圆轨道最高点A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5.4 N (2)从A点到D点全程,由动能定理得: mg(R+Rcos θ+Lsin θ-h)-μmgLcos θ=0-mv2 即μ==0.8 (3)设滑块在BC上向下滑动的时间为t1,向上滑动的加速度为a2,时间为t2,在C点时的速度为v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由C到D:mv=mgh vC==2 m/s A点到B点的过程: mgR(1+cos θ)=mv-mv2 vB==5 m/s 在轨道BC上: 下滑:L=t1,t1==7.5 s 上滑:mgsin θ+μmgcos θ=ma2 a2=gsin θ+μgcos θ=12.4 m/s2 0=vC-a2t2 t2== s≈0.16 s μ>tan θ,滑块在轨道BC上停止后不再下滑 滑块在BC上运动的总时间: t总=t1+t2=(7.5+0.16) s=7.66 s 答案:(1)5.4 N (2)0.8 (3)7.66 s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