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11214

吉林省辽源普高必修2 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 教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1225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吉林省,辽源,普高,必修,第二章,三节
  • cover
科目 地理 教材 必修二 备课组长 授课教师 备课日期 上课周次 课题 第三节 城市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解释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归纳出城市化的含义,并理解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能够利用曲线图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生能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城市化。 通过城市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案例教学法 课时总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要有设计意图和师生活动) 第一课时 导入:播放几张大城市的图片,讨论什么是城市? 学生回答,略。(教师补充) 【过渡】教师展示资料及上海市的人口、面积变化,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城市化。 师:我们学校曾经的面积也是很大的,但是如今就只剩下我们现在所处的校园这么大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呢?(引出城市化的概念) 学生结合课本及资料,回答,略。 指导学生读图2.16,加深对城市化的理解。(清水河镇和霍尔果斯市的发展,以及户口的变化和父母职业的变化) 【提问】形成城市化的动力有哪些呢?它与区域经济发展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读图2.17及课文内容,回答略。 师:由此可见,城市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反过来合理的城市化也有助于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转折】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第一章的人口迁移相关内容分析) 生: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师:由于社会生产力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分布不平衡,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也出现了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 【活动】读图2.18和2.19,结合案例4,完成教材P34活动题。 师: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则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或中期加速阶段。 【活动】完成“阅读”部分及教材P35活动题。 教学反思:“城市化”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中的重点,要求学生在掌握城市化的概念的基础上,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及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的差异。本节着重要记忆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的对比,以及发达国家目前出现的从城市化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 第二课时 导入:城市是人类居住和经济活动聚集的中心,随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地域日益扩大,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环境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强烈的地区,几乎将自然环境完全改变为人工环境。 教师播放一些有关城市问题的材料和图片,让学生思考:城市化对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与第一课时的图片有很大反差,着重体现城市中出现的问题) 【活动】结合图2.24,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略。 师:教材用图说的方式,表示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是改变城市下垫面,使自然环境要素(生物、水的运动)发生改变;二是城市工业向环境排放各种物质,使自然环境受到影响。 城市这一人工环境如果发展不合理,会出现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等问题。 指导学生读图2.25,完成活动题。(归纳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提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 【活动】引导学生对P38活动进行分析讨论,对三种不同的城市绿地系统模式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小结:在城市化过程中,如何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适合人类生存居住,人们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