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11262

高中吉林油高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四单元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教案

日期:2024-05-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275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高中,单元,市场经济,计划经济,12课,第四
  • cover
课题名称: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程模块及章节:必修2第四单元 备课时间: 学科:历史 备课组:高一 主备教师: 教师二次备课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的理解与把握 多媒体原始呈现本课课标,并离析出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对于本课的学习目标做到了然于胸。 (二)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专业色彩比较浓,涉及了许多经济学专业知识,对学生理解和接受都有较大的难度,建议教和学双方都做一些预先准备工作。教师在参考一些资料,提高自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也应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通过有关工具书查阅课文中所涉及频率较多的名词、概念等,以求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教和学的效果。 (三)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2)培养学生利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决定; (3)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 2、过程与方法:理解概念,分析探究问题,历史对比,专题讨论。 (1)阅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内容,从历史的角度,讨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利弊; (2)通过比较法,探究市场经济与现代化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生产关系改革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社会主义初期阶段需要长期坚持市场经济体制,使学生认识到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一百年不动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学资源和主要教学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通过放映影片和图片资料,把课文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设计一些有新意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依据课改精神,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以学生为本,目的明确,环环相扣。”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引导学生尝试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主体、新颖、互动、实践”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为主的活动 学生为主的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材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但由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市场运行僵滞,流通渠道单一,供应仍显短缺。不少重要商品实行有计划的凭票证限量供应。改革开放初期,买电风扇要买票预约,买彩电得千方百计找“门路”,买自行车须托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商品匮乏的阴影下,只要一传出“涨价”的风声,各大商场立刻就会涌起抢购狂潮。彩电、冰箱、电风扇,不问好坏,一买而空,连粮食和洗衣粉,都成袋成箱往家搬。人们实在是穷怕了!这种计划经济年代因商品短缺造成的特殊现象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期。 材料二 新旧三大件 民谣、顺口溜往往是一个时代民声的表达或一个地区特征的印记。在近来看形势、忆今昔的学习中,很多广州人感慨地提起“三件宝”顺口溜的前后变化。 广州传统三件宝: 陈皮老姜禾秆草;20世纪中期三件宝:司机医生猪肉佬;20世纪80年代三件宝:电视冰箱洗衣机;90年代新三宝:买楼买车买电脑。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所表达的问题,即我国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特征,导入本课。 目标引领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