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20018

福建省永安市高中物理第5章力与运动5.2力的正交分解教学设计鲁科版必修1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940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福建省,必修,科版,教学设计,分解,正交
  • cover
《力的正交分解》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高中物理是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一门学科,在学习高中物理过程中应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思维策略和学习方法,才能不断地提高物理思维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力学是高中物理的基础,也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关键所在,力学问题的三大基本功是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和矢量运算,本节重点落实三大基本功之一,矢量运算的方法之一正交分解法。 本节课是在讲完力的合成与分解之后的一节方法课,正交分解法在教材中第五章第六节力的分解中只占一小部分内容,但是正交分解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矢量的运算的法则,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安排这节课讲解力的正交分解法,为讲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中应用正交分解法解决问题也提供了便利。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学情分析 上一节课学生对“力的分解”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节课从生活实例出发,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出正交分解法,通过分析,让学生体会正交分解法的优点,从而学会多个力的合成,为后面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时求解合力打下基础。接着引导学生利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多个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物理的热爱。通过实例分析,强化学生的受力分析的能力,同时也巩固了正交分解法。21教育网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正交分解法,理解正交分解法的优点。 (2)掌握利用正交分解法求多个力的合力的思路和方法。 (3)掌握利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多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 (2)通过利用正交分解解决多个力的合力和多个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 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灵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cnjy.com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理解先分解后合成的思想,体会正交分解的优点。 (2)用正交分解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多个力的平衡问题,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物理的热爱。21·cn·jy·com 四、教学重点 重点:正交分解法的应用 难点:正交分解法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及用具(或仪器) 1、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多媒体图片展示创设情境,运用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建立力的正交分解的概念和步骤。运用指导自主学法,掌握力的正交分解的应用。 2、教学用具:薄木板,绳子,砝码盒。 六、教学过程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展示图片(ppt): 提出问题:移动桌子,斜向上拉和斜向下推,使桌子匀速运动,哪个比较省力? 让学生上台体验 2、演示实验:将砝码盒放在薄木板上施加一个力F,斜向上拉砝码盒,使砝码盒匀速运动。 对F进行力的分解 学生观看图片,通过自己的理解并结合生活中的常识回答老师的问题。 2、学生仔细观察砝码盒一开始放在薄木板上时,薄木板的凹陷程度; 3、再观察用力F斜向上拉物体时,学生再薄木板的凹陷程度。同时,砝码盒受到力F的作用,发生水平方向的运动。 以图片和实验的形式展示,简洁明了。 通过提问,让学生产生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为进一步引出力的正交分解的定义作铺垫。? 环节2 正交分解法的引入以及分解步骤 1、展示图片(ppt) 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这种分解方法叫做力的正交分解。 (板书) 一、力的正交分解 1、正交分解法 2、正交分解步骤 ①建立直角坐标系 ②将力分解到坐标轴上 提出问题:如何确定坐标系? 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归纳力的正交分解的步骤。认真做好笔记。 通过图片清晰地展示对力的分解,进而引出力的正交分解的概念。培养学生自我归纳和总结的能力。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 环节3 正交分解的具体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