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323960

望岳课件+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37945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望岳,课件,练习,答案
    《望岳》同步练习 一、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1.本诗作者是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 ,自号“ ”,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被称为“ ”。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 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 、?? 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 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齐鲁青未了”以距离之远衬托?????????????? 。 4.“钟”在这里是“?????? ”的意思,用一“钟”字,将大自然??????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望中泰山的???????? 。 二、选择题。 1.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3.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三、品味诗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 ??????????????????????????????????????????????????????????????????????????????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安石的“??????????? ,??????? ”和孔子“??????????? ,???????????? 。”有异曲同工之妙。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 5.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一、1.唐? 杜甫? 子美? 少陵野老? 诗史 2.望 高大雄伟??神奇秀丽??峰峦连绵 山色青翠??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 薄暮鸟归 3.泰山之高峻连绵? 4.积聚、汇聚??人格化??神奇秀丽 二、1.D 2.D 3.C 课后能力提升 三、1.泰山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一样,切断了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分出了山南向阳明亮,山北背阴晦暗的两个世界,有力的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2.泰山的最高峰又指人生的最高峰,表达了作者坚忍不拔的性格,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伟大政治抱负和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1)这不仅是诗人要登上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决心攀登人生极顶的雄心壮志。 (2)我明白了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5.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