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38274

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 同步教案

日期:2024-05-1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2531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1.4,机械能,及其,转化,同步,教案
  • cover
《机械能及其转化》 教学模式介绍: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在我国广为流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都用这种方法教学。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课程环节: 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设计思路说明: 1、复习旧课:举例说明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 2、激发学习动机:举出引发学生对动能或势能的变化的思考的例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3、讲授新知识:通过实例总结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可以分别研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通过对动能和势能之间转化的研究,可以发现动能或势能减小时不是凭空消失,而是转化成了另外一种形式。并发现,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也就是说,机械能是守恒的。水能和风能的利用是势能和动能知识的实际应用,结合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问题,激发学生节能、开发新能源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4、巩固运用: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人造卫星的能量转化问题。 教材分析 本专题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要了解转化过程中遵从的规律。教学中,以渗透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思想为前提,加强实验,并利用动画、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从影响物体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的角度判断物体的机械能如何变化。 本节内容由“机械能及其转化”“水能和风能的利用”两部分构成,教学的重点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为了能够从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将动能和势能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分析、讨论生活现象,如荡秋千、跳蹦蹦床、拍皮球等过程中物体高度、速度的变化,进而讨论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引出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滚摆实验的分析,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并解释一些有关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理解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能的转化知识分析有关物理现象的转化。 培养学生从能量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得出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的结论。 难点:组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滚摆实验并进行分析、归纳,领会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课前准备 滚摆,棉线,铁锁,人造卫星挂图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以此事例提问:被举高的粉笔具不具有能量?为什么? 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首先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一点时,粉笔头具有什么能量?(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继而让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三、讲授新知识 (一)机械能 让学生分析静止在桌面上的钢球是否具有能量? (具有重力势能)继而让学生分析在桌面上滚动的钢球具有什么能? 通过分析得知滚动的钢球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一个物体既有动能,又有势能,那么动能和势能的和就是它的总机械能。 能量的单位:从前面的讨论,我们可以认识到能量是跟做功有密切联系的概念,能量反映了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能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