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38442

2018年中考冲刺古诗文阅读课件 第三部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18810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阅读,2018年,中考,冲刺,诗文,课件
    课件82张PPT。第三部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中考考点 解题策略一:词语解释或选择二:文言断句型三:句子翻译题四:内容理解题五:分析人物题六:写作意图(主题)理解七:评价感悟题考点题型考点题型一:词语解释或选择知识清单   学习文言文要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词义和用法(考纲: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特别注意以下四类词语: 一、多义词   在古汉语中,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有的读音也不同),表达不同的意义。   一个词原本只有一个意义,称为“本义”。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又形成了很多不同的义项,包括比喻义、引申义、假借义等。考点题型一:词语解释或选择  如“畔”:本义是田界,田界是田的边缘,所以引申为“旁”的意思;“畔”通“叛”,又可假借为“背叛、叛乱”,如“亲戚畔之”中的“畔”等。   再如“兵”:兵器、武器(本义)———士兵、士卒(拿着武器的人,引申义)———军队、部队(士兵集体,引申义)———军事、武力、战争(用兵,引申义)———战略、战术(用兵的策略)……   又如“驽钝”:劣马和不锋利的刀(本义)———平庸(低下的才能,比喻义)……考点题型一:词语解释或选择二、古今异义词   词义从古到今,有的词比较稳定,有的词则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这类词称之为古今异义词。词汇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考点题型一:词语解释或选择  (1)词义扩大。如“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专指“黄河”,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河的通用名称。又如古义中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2)词义缩小。如“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如“臭”,古代指好、坏气味,现在只表示坏气味。考点题型一:词语解释或选择  (3)词义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闻”,本义指听见,用于听觉,现在一般指嗅觉。再如“汤”,古义是热水(也可指温泉),现在一般指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4)感彩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而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性)恶劣,已变为贬义词。考点题型一:词语解释或选择  (5)名称说法改变。文言中对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寡不敌众”中的“寡”现在已改用“少”字。   (6)词义的消失。古汉语中的很多词语,因种种原因,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或弃之不用,或很少用,或只存在于少数带有文言色彩(特点)的词语中。如“寡人”“陛下”“朕”之类的实词和“之、乎、者、也、矣、焉、哉”之类的虚词等。考点题型一:词语解释或选择三、通假字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或字形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通假。被代替的字叫本字,借用的字就是通假字。   通假字有三种情况:   (1)同音通假。如“食之不能尽其材”中的“材”通“才”,才能。   (2)双声通假(两个字声母相同)。如“才美不外见”中的“见”(jiàn)通“现”(xiàn),表现。考点题型一:词语解释或选择  (3)叠韵通假(两个字韵母相同)。如“属”(shǔ)通“嘱”(zhǔ),嘱咐。   通假字是古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我们在课本中常见的通假字的表现形式为“×”通“×”,或“×”同“×”。考点题型一:词语解释或选择四、活类用词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临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