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39188

第11课《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74509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1课,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网)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苏教版 八年级下 导入新知 当我历数了人类在艺术和文学上所发明的那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简直是浅陋之极。 ———伽利略 新知讲解 作者简介 伽利略,他是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倡导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等,彻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物质观,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他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伽利略 (1564—1642 ) 新知讲解 积累字词 啁 啾 喈 喈 翌 日 毋 宁 笃 信 宽 宥 zhōu jiū jiē yì wú nìng dǔ yòu 新知讲解 理解下列词语 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办事迟疑,没有决断。 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凭臆测来断定。 形容差别很大。 形容吃惊。 宽恕,饶恕。 夸夸其谈 : 优柔寡断: 人迹罕至: 臆断: 迥然: 愕然: 宽宥: 新知讲解 概述各自然段的大意。 第一段 第二段 写作者的一个重要发现:知识浅薄者夸夸其谈,而知识丰富者优柔寡断。 以"从前有一个人"对声音的认识为例,表明知识愈多愈感自己无知。 第三段 以不知蟑发声原理作类比,表明自己不知彗星形成之因毫不足怪。 新知讲解 文章把千百年的认识史浓缩为一个人的故事片,集中紧凑,生动形象,富于趣味,请同学们理清思路,抓关键性词语复述故事。 A、表时间的词语可为一条复述线索,如:晚间———翌日———走进一座圣殿时———另外一次———后来———嗣后———捉到一只蝉后———最后 B、惊诧———惊愕———感觉十分奇妙———茫昧———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这一系列表心态变化莫测的词语也可作为一条复述线索。 新知讲解 文章的开头说作者在长期的经验中发现了一个怎样的有趣现象? 知识浅薄者夸夸其谈,学识丰富者优柔寡断,即人表面上的才气、能力与知识拥有的实际状况成反比。 新知讲解 为了说明中心文章举了一个例子,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吗?运用这个事例有什么好处? 从前一个人对声音和乐音成因的认识逐步深化发展而又愈感困惑。叙说事实时,文章把千百年的认识史浓缩为一个人的故事,集中紧凑,生动形象,富于趣味。 使文章通俗生动而又寓意深刻,说明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阅读时能使读者始终保持浓烈的兴趣。 事 例: 作用 新知讲解 第二段描写了哪些声音?讲到了哪些发声原理?作者的感受发生了哪些变化? 说明中心 发现的音乐 发生的原理 反应 我们的认识是有限的,应不断探索未知世界,揭开事物的奥秘。 鸟儿的叫声 借 气 发 声 惊异 牧童的笛声 小提琴演奏声 惊诧不已 惊 愕 感到奇妙 门枢和铰链的摩擦声 指尖敲杯子的清脆声 靠翅膀的快速振动 变得茫昧 昆虫的嗡嗡声 吹奏的弹簧片声 蝉的鸣叫声 以口腔,以气息 以为无所不晓 陷入无知 新知讲解 想一想:第二部分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 因为若调换,就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和习惯。作者选用的是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重点体现了主人公知识愈多却又愈感无知的过程。 新知讲解 行文中作者并未让“笛”从人物的嘴里说出来,而是描绘“笛”在这个人眼里的形象: “正在吹着一根木管……”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写法? 这样写,突出这个人对笛的无知和强烈的好奇心,表明了他全神贯注,观察得仔细,也增添了行文的趣味。这是摹状貌说明。 新知讲解 文中的“这个人”知道的发声方法越多,他对声音的认识高度就越高,但他为什么遇见新问题时,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 人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新知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