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49012

第十二课 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 学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8次 大小:5368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十二,物是人非,事事,感时,伤事,学案
  • cover
第十二课 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  蝶 恋 花  ◎释标题 蝶恋花,《彊村丛书·乐章集》题作《凤栖梧》,是同一词调的别名。双调,六十字,上下段各五句、四仄韵。《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一首怀人之作。 ◎知作者 柳永(?-约1053),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有《乐章集》。 ◎明背景 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赏形象 1.分析“危楼”“细风”“草色”“烟光”“残照”“阑”等几个体现愁思的意象的作用。 提示:从几个意象的共同点思考,从借物抒情的角度思考。 参考答案:“危楼”“细风”“草色”“烟光”“残照”“阑”等几个体现愁思的意象,组成了一幅凄美、感伤的黄昏春望图。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春景和“春愁”极其自然地融为一体,表现了词人的愁苦之情。 ◎品语言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提示:从内容、手法及情感等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我愿意为了她而消瘦,为她而容颜憔悴。“不悔”体现了词人的坚贞、执著,“憔悴”体现了词人的相思之苦。本句画龙点睛,直抒胸臆,一语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语真情切,荡气回肠。 武 陵 春  ◎释标题 武陵春,又名“武林春”“花想容”。双调,四十九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一叠韵。 ◎知作者 李清照(见第三课《乌江》) ◎明背景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年她53岁。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落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  ◎赏形象 1.“尘香”这一物象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扣住“尘香”的特点去思考。 参考答案: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和对自身“流荡无依”的深沉感慨。 ◎品语言 2.“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一句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提示:从手法及情感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载不动、许多愁”好在用夸张和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得前面展现的愁有了重量和质感,造语奇特而有新意。 ◎析技巧 3.这首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细致刻画一个流荡无依、孤苦凄凉的中年妇女形象?请作出具体的分析。 提示:了解描写人物的手法。 参考答案: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日晚倦梳头”既是动作,也是一种寂寞悲凉心情的折射,“欲语泪先流”是写泪,看似平易,但用意精深,写出了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 4.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提示:从修辞手法考虑写法,从“载”“春水”考虑内容。 参考答案:①用夸张和比喻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②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