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62866

归园田居其一 课件 (共29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24266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园田,其一,课件,29张,PPT
  • cover
课件29张PPT。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祠 陶渊明纪念馆 位于庐山西麓,风光秀丽的九江县县城内。纪念馆现有馆、祠、墓三大主体工程,三面环山,一面临池,四组厅室,以朱桂迥廊串接,假山鱼池装点。馆内辟有“陶渊明生平事略”。以及陶学研究成果和历展代名流咏陶书画等称列览。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东晋浔阳(今九江)人。号“五柳先生”。 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陶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由于政治腐败,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与黑暗的士族社会同流合污。在39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山水田园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陶诗今存125首 ,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 、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 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 ,共计12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诗歌。 义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他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五斗米的故事归 耕 悠 然田园生活渊明醉归图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鉴赏流程一、文言知识点: 重要实词:适、荫、罗 词类活用:榆柳荫后檐,荫,名词作动词,遮蔽。 通假字:鸡鸣桑树颠,“颠”通“巅” 特殊句式:狗吠(于)深巷中,鸡鸣(于)桑树颠。鉴赏流程二、整体把握: 第一部分:开头八句。 概括叙述了自己从出仕到归田的缘起。 第二部分:“方宅十余亩”至“鸡鸣桑树颠”八句。对田园生活的描述。 第三部分:“户庭无尘杂”以下四句。 对归返田园生活的总结和赞美。摈弃世俗回归本性———田园美景村居之乐———本性复苏心旷神怡 鉴赏流程三、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是如何表现的? 表现了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 诗人用“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些诗句来表现他的心情。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他把官场比作“尘网”、“樊笼”,“误”、“久”显示他对官场的厌恶,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把田园生活比作“旧林”、“故渊”,又加上“恋”、“思”,显示他本性超凡脱俗,对自然无比留恋。鉴赏流程四、叙事脉络分析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1、从何而归? 明确:官场。 诗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