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38147

第11章感知与协调单元测试卷

日期:2025-11-2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423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1章,感知,协调,单元,试卷
  • cover
科学第十一章试题 一、填空题 1、人类的5种感觉器官分别是 、 、 、 和 。 2、光线是沿 传播 3、当光线强烈时,瞳孔变 ,当光线弱时,瞳孔变 。光线通过瞳孔到达视网膜时,能使光线通过的结构有 、 、 。 4、视觉形成的过程:光线照射在 细胞上,细胞接受到刺激后,会在 上形成一个 的像。然后视神经会把在 上形成的象传送到大脑,大脑再进行分析,并恢复为一个 的像。 5、人的视觉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利用 来克服视觉上的限制。 6、光的反射定律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 线都在 平面上;反射角的大小 入射角的大小。 7、近视是由于晶状体 或眼球前后径 ,远处的物体在视网膜 (前面或后面)成像,像显得模糊不清。为了矫正通常佩戴 ;远视是由于晶状体 ,或眼球的前后径 ,近处的物体在视网膜的 (前面或后面)成像。为矫正远视通常佩带 。 8、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振动越 ,发出的声音越响。声音必须依靠介质传播。声音可以在 、 和 中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 9、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经过 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 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 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 ,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听觉。 10、 是指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是 ( )。 11、声音的高低成为音调。弦线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受弦线的 、 、 和 的影响。 12、把声音在耳中的传播途径:耳廓→ → → →大脑 13、声音强度的单位是 ( ),声音强度超过 时,人体难以容忍。产生噪声的主要来源有 、 、 和 。 14、频率若低于16~20HZ时,称为 ,频率若高于20000HZ,称为 。 15、舌头的不同部位对不同味道的敏感程度不同,经过多次刺激以后,嗅觉 。我们利用 来辨别物体的味道。 16、脑主要任务是 和 信息。脑位于 内,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 。当感觉器官受到刺激后产生信息,此信息就沿着 传送到大脑或脊髓。经过对信息的分析后,再通过 送往肌肉,从而使肌肉作出 。 17、交通法规禁止酒后驾车,因为人饮酒后会 ,难以判断车速和距离,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18、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明人对外界信息的准确把握,需要 和 的共同配合。 二、配对题 1、 阅读报纸 舌 享受美味 鼻 欣赏音乐 眼 感受冷热 皮肤 耳 2、 角膜 保护眼睛 虹膜 含有感光细胞,光线落在上面会产生信息 瞳孔 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地点 晶状体 把视网膜的信息送到大脑 视网膜 让光线进入眼球的小孔 视神经 改变瞳孔的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的多少 盲点 能够改变厚度,把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 巩膜 眼球前方的透明保护物,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3、 大脑 生理活动的控制中心 小脑 控制心跳、呼吸等活动 脑干 记忆 思维 保持身体的平衡,协调肌肉运动 三、选择题 1、下右图表示光线在发生反射时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射角是50度,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 B、反射角是50度,B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 C、反射角是40度,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 D、反射角是40度,B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 A B 2、能把不同距离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原因是( ) A、晶状体的前后移动,B、改变晶状体的厚度 C、改变眼球的形状 D、改变瞳孔的大小。 3、看了一段书,眼睛感到疲劳,这是因为( ) A、控制晶状体的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 B、虹膜长时间收缩 C、视神经长时间把信息送到大脑 D、视神经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 4、音叉常用来为乐器调音。这是因为音叉( ) A、能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 B、能发出不同强度的声音 C、只能发出固定频率的声音 C、能发出人耳不能察觉的声音 5、人来的耳朵能察觉的频率范围为( ) A、20~2000HZ B、20~20000HZ C、20~29000HZ D、26000~29000HZ 6、人体的感觉细胞( ) A、只存在于皮肤 B、只存在于指尖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