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93900

3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课件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2981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课件
  • cover
(课件网) 3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探寻背景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但作者已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写了相思离别之情,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剔透的诗境,使这首诗成为唐诗宝库中的明珠,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连线作者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开元初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识记字音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理解词语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诗人是如何描写春天江边月夜下的美景的 提示: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以月轮的运行为线索展开。诗题中的五个字———春、江、花、月、夜———全都点到了,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其他四个字都是陪衬。诗人从月升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诗歌意境。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有人说这是一首哲理诗,有人说这是一首离情诗,你同意哪种说法 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提示:哲理说:从“江畔何人初见月”到“但见长江送流水”,正是诗人对月的苦苦思索,年年岁岁,月亘古不变,而对月之人却代代更替,上演了无穷无尽的一幕又一幕。宇宙无限,而人生有限,由无数个有限人生组成的延续不断的人类,如长江水一般长流不逝,而个体的人生却如流水匆匆而逝。诗人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离情说: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开始,诗歌转入到了抒写离情。这其中,前半部分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可传书,鱼龙不可捎信,思妇只好托月光来遥寄相思了。后半部写游子想家。他梦见春花凋零,悲伤青春过半,归期未卜,梦醒时落月西斜,徒然映照着似流逝青春的东去长江水。春江花月夜将尽了,斜月藏入海雾中,天南海北,无限路途,游子的心坠入了人生的迷雾中,他怅惘不知,这样的月夜中,有几人能幸运归去 而他只有看着落月,将满怀愁情借落月余辉洒在江边的树上。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3.如何看待此诗的思想价值 提示:有的人认为这首诗内容比较单纯普通,思想价值不高。然而,用历史的眼光,放在初唐诗坛上来看,却是可贵的。初唐诗坛仍被齐梁绮靡诗风所笼罩。此诗的“真情”对宫体诗的“矫情”是一种突破,符合“真善美”的审美特征。从唐诗发展的角度来看,此诗的思想价值应得到肯定。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4.诗歌的最后八句写了什么内容 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的 请简要分析。 提示:诗歌最后八句写了游子的思归之情,主要用了衬托手法。诗人用“落花”“江水”“斜月”来衬托游子人生易老、盛年不再、故乡难回的凄苦。碣石、潇湘,天各一方,衬托了游子的迷惘和孤寂,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回归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不绝如缕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