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95486

1.2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与强化 课件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36959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君主专制,制度,演进,强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2讲 君主专制制度的 演进与强化 --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秦的统一(b)1.统一过程(1)完成统一: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国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了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2)收复失地:公元前215年,蒙恬率秦军北击匈奴,收回     ,并修筑长城和“直道”,巩固北部边防。 (3)扩大疆域:公元前214年平定岭南,并开凿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的灵渠,岭南地区开始归入中央王朝管辖。在“西南夷”开辟“    ———,西南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 河套地区五尺道--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影响(1)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了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2)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二、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b)1.郡县制(1)确立: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确定郡县制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内容:①行政区划:“郡”是直属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县”隶属于郡。与“县”同级的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行政机构称为“道”。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的“亭”。②职能:郡守(掌管行政),郡尉(掌管兵事),监御史(掌管监察)。--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特点:①形成了中央      地方的形式。 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4)意义: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    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垂直管理官僚--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皇帝制度(1)建立: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    ———称号,自称“始皇帝”。 (2)特点: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3)影响:形成君主专制体制,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皇帝--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汉朝州刺史的设置(b)1.时间:汉武帝时期。2.设置: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3.职责: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二、唐朝三省六部制(b)1.设置:中央设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和尚书省(执行),门下省设政事堂,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唐朝中央行政机构的结构及工作流程图--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职权: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凡参加     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削弱相权的表现) 3.特点: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合作,相互牵制;强化皇权。4.作用:强化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政事堂--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辨析思考比较唐朝三省分工与美国三权分立提示(1)相同:形式上都是通过分权实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约。(2)不同:前者属于决策权内的分工,后者是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分工;前者加强君主专制,后者防止专制,维护民主。--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三、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b)1.中央行政机构:中书门下(政事堂),长官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2.分割相权:增设      作为副宰相。设枢密院,长官称枢密使,分管军事。设三司,长官称三司使,分管财政。 参知政事--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四、元朝行省制度(b)1.历代行政区划:秦汉(郡、县),唐代(道、州、县),宋代(路、州、县),元代(省、路、府、州、县)。2.地方管理机构的设置:元朝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全国分设十个行省;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即中央机构中书省直辖的“   ———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腹里--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行省与中央的关系(1)行省行使权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