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404440

第46讲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件)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9442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近代,历史上,重大,改革,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人教版历史高考复习 第46讲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23考情分析1.(2017课标全国Ⅱ,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23考情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参考答案:(1)原因: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2)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123考情分析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结果依然“粪土载道,秽污山积”,可知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环境差;根据材料“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可知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第(2)问,首先明确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既有官员的因素也有百姓自身的因素。“启示”应结合材料二回答,从材料二看,改革要注重除旧布新并举,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其他角度分析整合归纳。--123考情分析2.(2016课标全国Ⅱ,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据《清史稿》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123考情分析参考答案:(1)特点: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2)影响: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得出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根据材料“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得出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根据材料“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得出有固定服役期限;根据材料“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得出使用新兵器。--123考情分析第(2)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