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115张PPT。科学教学的研究取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STS教育与科学教育HPS与科学教育主要内容:主要内容:HPS引入科学教育的历史 HPS融入科学课程的教育价值 HPS融入科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在西方教育史中,最早提出将科学史融入科学教育的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 1895年马赫提倡将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融入科学教育之中。 二战后,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J.B.Contant)在大学生的通识教育中用案例教学法(编入8个科学史事例)实施科学史教育。 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的科学史教授霍尔顿(G.Holton)和一些教育学家、中学教师参与了“哈佛物理教学改革计划”(Harvard Physics Project),开发了《改革物理学教程》(The Project Physics Course,简称PPC)。 HPS引入科学教育的历史1989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1989)发表题为《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的总报告(共12章)。继《2061计划》之后,1994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通过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其中“科学的历史与本质”这一部分,将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教育贯穿在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过程中。 在大陆,科学教育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较早关注HPS教育在科学教育中应用的有刘兵、魏冰、丁邦平等。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同样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在内容标准的“科学技术与社会”领域,科学史是三大主题之一。HPS引入科学教育的历史1989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1989)发表题为《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的总报告(共12章)。 1994年澳大利亚科学哲学教授迈克尔·马修斯(Michael R.Matthews)出版了专著《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角色》(Science Teaching: The Role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美国的《2061计划》(1989),《科学素养的基准》(1993)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6),加拿大一些省新编的科学课程(1991),英国国家课程的科学部分(1988),荷兰的PLON课程(1988),挪威的核心课程(1994),丹麦的科学技术课程(1990),以及西班牙的新课程中,都对HPS的课程与教学有着明确的要求。 HPS引入科学教育的历史奥尔德罗伊德(D.R.Oldroyd)(1977): 1.科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大多相对应于该理论的逻辑结构; 2.由科学史可以了解科学家面对问题时的思考或实验探究的历程,可以帮助学生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适当的科学史例子,可帮助学生领悟科学家创造的过程; 4.让学生了解科学理论是持续地改变着的,也因此可使学生能开阔心胸,接受错误; 5.让学生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藉以缩小科学与人文的鸿沟。 HPS融入科学课程的教育价值马修斯(1994) 1.促进学生对于科学的概念与方法,得到更好的理解; 2.透过科学史对于历史的研究,可以连结学生的思考与科学的发展进程; 3.科学史在本质上是具有价值的,在科学或文化上是重要的历史插曲,如科学革命、进化论,盘尼西林的发现等,所有的学生都应该熟悉; 4.认识科学史可以用来了解科学的本质; 5.科学史可以抵消在科学教材或是课程里常发现的科学主义或是独断主义; 6.透过检视科学家们的活动历程,科学史使得科学科目更为人性化,而为学生所接受; 7.科学史呈现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连结的关系,展现了人类成就整合并且互相依赖的本质。HPS融入科学课程的教育价值所罗门(J.Solomon等人(1992) 1.增进科学概念的学习成效; 2.提升学习科学的兴趣及动机; 3.增加对科学哲学的了解; 4.改进一般学生对科学的良好态度; 5.了解科学与社会及日常生活间的相关性。HPS融入科学课程的教育价值杰斯特(R.Justi)与吉尔伯特(J.Gilbert)(1999) 1.科学史可以教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本质; 2.科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与学生对于学科理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