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4309

第5课《苏州园林》精品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154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课,苏州园林,精品,教案,教版,九年级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5课《苏州园林》教案 教学目的: ①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②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苏州园林特点; ③理清行文思路,明确说明顺序,; ④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苏州园林特点; 教学难点: 理清行文思路,明确说明顺序,; 第1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 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略 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向: 1、导语: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叶圣陶老先生给我们叙述的中国园林的标本———苏州园林是个什么样的景象。(板书课题) 2、揭示目标: ①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②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苏州园林特点; ③理清行文思路,明确说明顺序,; 二、自学: 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轩榭(xuānxiè) 自然之趣(qù) 石砌(qì) 一幅(fú) 着眼(zhuó) 重峦叠嶂(luánzhàng) 丘壑(hè) 嶙峋(línxún) 镂空(lòu) 琢磨(zhuó) 水磨方砖(mó) 蔷薇(qiáng) 池沼(zhǎo) 2、积累下列词语: ①标本: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②轩榭: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室,榭:建筑在台上的敞屋。 ③蔷薇:落叶灌木。 ④败笔: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⑤寂寞:孤单冷清。 ⑥珠光宝气:形容花开得非常耀眼。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⑦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⑧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⑨自出心裁: ⑩别具匠心: 2、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叶圣陶:(1894--196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解放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卷网-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并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和民进中央主席。 背景资料:叶圣陶青少年时期生活在苏州,因此对苏州园林有着深深的眷恋,正因为这种深厚的感情和对苏州园林的熟悉,才写出了生动而又极尽苏州园林特征的文章。 3、感知内容: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 ①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总 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 大处 假山池沼的艺术美。 第二部分(3-9)分类具 花草树木的映衬美。 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花墙廊子的层次美。 分 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 细处 门窗的图案美。 园内建筑的色彩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总 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③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 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三、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 过程:学生先独立选择探究品味点,思考批注,然后在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 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苏州园林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