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430928

2019届《成才之路 新时代》高考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78份打包)

日期:2024-05-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710738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9届,成才之路 新时代,高考,人教,一轮,复习
    课件23张PPT。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 元 整 合﹝时空坐标﹞﹝体系构建﹞[纵向贯通] 一、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归纳拓展﹞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三次转折 1.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以王权为中心的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它避免了因王权交替而导致的混战,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保证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 2.以王权为核心的宗法制、分封制到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转变:自秦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强化,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但后期也阻碍了新经济因素和科技创新的进步。 3.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向近代民主政治的转变: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鸦片战争后,受西方代议制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艰难地向近代民主政治迈进。[横向比较] 明清时期,中国和西方历史的不同走向观点一 科举制度对历史发展起消极作用 鸦片战争前,一些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人士,如顾炎武、吴敬梓、曹雪芹等人开始对科举制度进行大胆、辛辣的批判;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的人士对科举制进行了更猛烈更深入的批判。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对科举制的批判尤为激烈,称其“箍人心”“坏人才”“毁实业”。在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下,清政府于1905年正式废除了科举制,此后一个世纪,对科举制的上述评价一直是史学界的主流观点。﹝史学争鸣﹞一、中国古代科举制的评说观点二 科举制度对历史发展起积极作用 近年来,史学界对科举制积极评价的观点抬头,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新观点认为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创举,它不仅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近代以后的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推动作用。科举制实际上是近代欧洲兴起的文官制度(即公开考试选拔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源头。现在我国实行的高考制度某种意义上也是古代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二、“中国古代专制说”的争鸣 19世纪末以来,秦至清的帝制时代的中国政体为专制政体、皇帝为专制皇帝的论断影响广泛、流行不衰,并成为大陆中国史理论概括的基本观点之一。但钱穆、侯旭东等先生认为,此一论断并非科学研究的结果,而是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人对东方的偏见。18世纪时个别西方思想家开始以此来描述中国,19世纪末以后经由日本广为持不同立场的中国知识分子所接受,并通过辞书与历史教科书渗透到大众中,罕有质疑者。这一说法实际未经充分的事实论证,不加反思地用它来认识帝制时代中国的统治机制只会妨碍研究的深入。(一)史料的鉴别与运用 1.基本内涵 史料是指有助于认识历史、复原历史真实情况的一切资源,也就是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信息。史料是研究历史、获取历史结论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在历史研究与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只有靠这些资料才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获取历史结论。﹝学科素养﹞2.史料的分类 其一,按表现形式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图片影像史料。 (1)实物史料: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如: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2)文献(文字)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志、传记谱牍、文集日记、野史笔记、报刊、信件等。 (3)口述史料: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音等。 (4)图片影像史料:如:新闻图片、照片、纪录片等。其二,按史料价值分为直接与间接史料、原始和转手史料,或者是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