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434342

第5课 三大改造 教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624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课,三大,改造,教案
  • cover
课题 第5课 三大改造 备课时间 2018.3.2 课节累计 6 科目 历史 班级 8年1、6、7、9 课 时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三大改造的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实施探究式学习,掌握合作、交流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引导学生认识在过渡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二、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及意义。 2.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实质。 三、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 时间 教学 手段 启: 回顾旧知: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目的、基本任务、主要成就、意义?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时间、内容、意义?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产生的意义有哪些?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什么时候?如何建立起来的?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一起去了解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读: 导学提纲 我国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形式、原则、阶段、结果?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如何?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方式、政策、结果和意义?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创举”指什么? 议: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小组讨论) (四)知: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 史料1 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情况:土地买卖。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1952年山西省对49村农民调查,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49年的占3.95%,1950年占30.99%,1951年占51.15%,1952年占13.09%。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典型调查,出卖土地的农户占农村总农户的1.29%,出卖土地面积占农村土地总面积的0.22%。 史料2 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史料和教材23页第一段分析对农业进行改造的原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交流。分享讨论成果。 学生: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所以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教师:土改完成后,农民遇到了缺乏生产工具、资金、水利和自然灾害等困难;更别说承担生、老、病、死等大型支出,甚至有的贫困农民不得不卖掉自己分到不久的土地。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那么。如何对农业进行改造呢? 史料3 在目前情况下,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但国家的帮助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全部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困难。那么靠什么办法来解决呢?有两条道路、两种办法:一种是旧的办法,旧的道路,让个体农民向富农高利贷去借贷,去当雇工,出卖劳动力,廉价出卖农产品,结果就增加富农高利贷者、投机商人的剥削对象,让农村资本主义泛滥发展。这就是让少数人发财致富,多数人破产贫困。这是旧道路,是让农村资本主义漫无限制泛滥发展的道路。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再加上国家帮助来解决生产中的困难,结果就是大家富裕比较平衡的上升,也限制了富农的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