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471230

2.3 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 第1课时(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10-19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68758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火焰,中的,文化,青铜,1课时,课件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品德与社会 年级 五年级 学习目标 学生知道陶和瓷器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去呗学生了解常见的陶瓷和陶瓷的艺术性学生感悟到我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在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重点 学生了解常见的陶瓷和陶瓷的艺术性学生感悟到我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在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难点 学生了解常见的陶瓷和陶瓷的艺术性2、学生感悟到我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在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收集仿生学的例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图中小朋友在玩什么?你玩过吗?说说你的感受!展示小朋友制作陶器的过程 回答问题 制作陶器活动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陶文化过渡:陶器在今天看来,既简单又普遍,可是,你知道吗?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做出了最初的陶盆、陶罐,第一次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东西,这可是件了不起的创造呀!1、陶器的产生、提问:我们的祖先是怎么想起制陶?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说不清,大概是一个偶然的发现,启发了他们!活动:放飞想象,人们是如何想起制作陶器的陶器欣赏(1)、陶瓶:盛水的陶瓶,其结构为红陶质地,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环,用以穿绳。器表有多绳纹。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汲水时由于重力的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2)、褚纹钵:器形呈长方形,四角弧圆,平底。夹炭黑陶制成。在钵外壁分别以写实的手法,均匀的线条刻绘了猪纹,该猪整个造型形态逼真,四足蹒跚而行,头向前垂,双目圆睁,正在寻觅食物!(3)、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其骆驼站在长方形底座上,引颈长嘶,驼背上的驮驾为一平台,铺有色彩斑斓的毛毯,上有乐手。能歌善舞的各国艺人在唐代首都长安这个大舞台上,尽情演绎人们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美好生活的追求(4)、紫砂壶:紫砂壶是用江苏宜兴的紫砂泥烧制而成的。紫砂泥是一种含有多种矿物质的黏土,有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用它烧制的茶具,即使在夏天,泡出的茶也能保持好几天不变质 二、瓷器瓷器欣赏、清代青花楼阁圆盘:细腻、光亮的青花瓷自然、淳朴、流利,如水墨画一般,含蓄而生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彩釉和瓷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展现了中国人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情绪宋代哥窑开片瓷碗:宋代哥窑的碎纹瓷技术堪称一绝。其碎纹的形状有的如鱼纹,有的如冰裂,有的如网纹,有的如梅花,多种多样,统称百碎纹白瓷双腹龙柄传瓶:白瓷双腹龙柄传瓶,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为隋唐的盛水器。现收藏与中国国家博物馆。3、陶瓷的制作、图解陶瓷的制作工序、视频介绍高超的陶瓷制作工艺(1)、陶瓷路: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带去中国的陶瓷器和丝绸与沿途各国交换,开辟了中国的“陶瓷路”(2)西方人对陶瓷的推崇三、瓷都和陶都1、瓷都景德镇2、陶都宜兴 思考陶器的产生陶器欣赏瓷器的欣赏思考问题聆听讲解 学生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猜测陶器的产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知到陶器和火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对陶器用途的猜测,发现中国古人的智慧感知中国瓷文化的博大精深知道西方人对中国瓷器的喜爱,对中国的瓷文化产生认同感 课堂小结 中国的瓷器曾经名扬天下,但是现在国外的很多瓷器的工艺已经超过了中国了,所以中国一定要重视瓷器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总结提升 板书 火焰中的文化:陶和青铜一、陶器二、瓷器三、陶都和瓷都 2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