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2015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8 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人失踪,644.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4.8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21 769.8千公顷,其中绝收2 232.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 704.1亿元。近年来,人们遭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重创:狂风肆虐、暴雨侵袭、遮天蔽日的沙尘、石破天惊的地震 …… 自然灾害正以它巨大的破坏性和震撼性,让人类不得不陷入沉思…… 思考探究:(1)什么是自然灾害? 提示: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自然异变和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等。 ——— 基础知识要记牢 ———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二、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 1.诱因:自然异变。 2.承受灾害的客体: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 三、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 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 ——— 重点难点掌握好 ——— 自然灾害概念的理解 1.自然灾害和自然异变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异变为自然灾害的诱因,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首要条件。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导致的一种结果,但并非唯一结果。如下表所示: 属性 衡量标准 关系 自然异变 自然属性 变化程度或强度 自然灾害 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2.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 自然灾害的形成需具备两个条件:自然异变为诱因(自然属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社会属性)。如下图所示: 3.自然灾害系统的组成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灾情的形成是前三者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1.下列现象或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南极无人区冰山相撞 B.2016年5月12日台湾地震,造成多人受伤 C.胶济铁路两列火车相撞 D.酸雨危害生物体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判断。南极无人区冰山相撞,无受灾体,形不成自然灾害;火车相撞不是自然异常变化引起的,是人为事故;酸雨属于环境污染,不能看作自然条件异常变化;地震是地质条件发生异变,且造成人员伤亡,属于自然灾害。 地震是人类所面临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防御难度大等特点。据此回答2~3题。 2.地震的孕灾环境主要是( )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生物圈 3.下列属于地震灾害主要受灾体的是( ) A.桥梁、厂矿 B.沉损船只 C.粮食作物 D.滑坡和泥石流 解析:2.A 3.A 第2题,地震是岩层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错位,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急剧释放。故孕灾环境是岩石圈。第3题,桥梁、厂矿受地震破坏易变形、垮塌、沉陷、毁坏等,是主要受灾体。 P2思考提示 (1)案例(1)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 (2)案例(2)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了人员死亡。 (3)案例(3)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雨雹)为诱因,还造成了作物受灾。 (4)案例(4)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原因引起的核事故。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当地时间2016年4月16日凌晨,日本南部的本州岛地区发生里氏7.3级地震。这是继14日熊本发生6.5级地震以来,本州岛地区第二次遭遇强震。熊本县政府最新统计称,14日的地震已经导致22人死亡,171人重伤,738人轻伤,逾6万民众避难。两次强震已导致逾30人死亡。 思考探究:(1)地震的发生给环境带来了哪些灾情? 提示: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自然资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