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494606

12 为人民服务 课外阅读 文字素材(3份)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54次 大小:49095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为人民服务,课外阅读,文字,素材,3份
    (课件网) 章 毛 泽 东 诗 词 章 从言志缘情这个角度看毛泽东诗词的丰富内涵 风华当年,意切情真(作为亲友) 故地新颜,梦系情牵(作为游子) 征战南北,壮怀豪情(作为战士) 抚今追昔,总关诗情(作为来者) 日月山川,并非闲情(作为诗人) 章 风华当年,意切情真 1893年12月26日韶山的一个普通农家,诞生了一个新生命。 这是个毫无诗意的家庭,但这是一个熔炼诗人的时代。 1902年,8岁的毛泽东到私塾读书。此时正是西学东渐之际,但毛泽东接受的依然是旧式的教育,儒家的经典。 13岁的毛泽东立志走出乡关,想要到外面闯世界。他说“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 1910年秋天,毛顺生一家站在屋前的河岸边,目送着17岁的毛泽东踏上了出乡关的征程……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七绝· 呈父诗》改自西乡隆盛。 毛主席写这首诗时正值17岁,但已心存高远,立志走出韶山冲,去长沙求学,去广阔的天地锻炼,而且立下誓言,不成功绝不还乡。 接着诗人将少年雄心再往前推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人之一生就贵于奋斗,应“先天下之忧而忧”,不必考虑一定要在故土上掩埋自己的尸骨。因为一个人要经历过多少岁月,多少事件,多少奋争“踏遍青山人未老”,人的一生的确是到处都是青山,“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人生的理想之树本可以遍插万座青山。 从这首小诗中,我们已经看到毛泽东从少年时代起就身怀远大抱负及无垠的革命。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菩萨蛮 ·大柏地 (1933年夏) 1929年1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由井冈山向赣南进军。这是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红军部队离开井冈山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1933年夏天,毛泽东同志重新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 沁园春·雪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36年2月,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心情格外愉快,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章 1954年夏,毛泽东在北戴河海滨胜地边修养边工作。一日,海面狂风骤起,暴雨斜飞,怒浪排空,他突发去中流击水之想。在滔天白浪中尽情畅游了一个小时。上岸后到了寓所,仍然意犹未尽,以雄浑之情泼墨挥毫,一气呵成,作下了这不朽名篇。 浪淘沙·北戴河 (1954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故地新颜,梦系情牵 仅仅半年,小小的东山学堂已无法满足毛泽东的求知欲望。 1911年,他来到长沙,考入湘乡驻省中学,然后进行了两年的游学选择,最后到了第一师范。 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学生时代的生活令人神往。1924年冬,毛泽东回家乡养病。期间重游橘子洲故地,面对岳麓山的红叶,远眺寥廓的江天,追念曾在长沙求学、生活的情景,心潮起伏…… 章 沁园春· 长沙 (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