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524560

湖北省襄阳市东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日期:2024-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1788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北省,襄阳市,东风,中学,2017-2018,学年
  • cover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公元前6-前3世纪,中西方都出现了对后世深远影响的思想家。如孔子和苏格拉底,仔细阅读他们的作品,就不难发现二者的中心概念。二者的“中心概念”分别是指() A. “仁”“感觉” B. “礼”“德性” C. “仁”“德性” D. “礼”“道德” 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 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 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C. 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D. 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有学者指出,儒家思想不仅重视“忠君”,也在一定程度上强调“限君”。下列儒家思想主张中有“限君”意图的是 A. 天行有常 B. 天人感应 C. 君权神授 D. 格物致知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 A. 建立了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 B. 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C. 有利于以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 D. 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 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A. 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 B. 推崇儒学,独尊儒术 C. 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D. 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 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知”以通“天理”;王阳明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这一变化(  ) A. 有利于儒家信仰的强化 B. 使理学成为正统思想 C. 有利于市民精神的推广 D. 否定了天理涵盖的内容 有一次,街上有两个人吵架,甲骂乙:“尔无天理!”乙骂甲:“尔欺心!”王阳明听后对弟子们说:你们好好听听,这是在讲学呢!弟子不明白,认为不过是相骂而已。王阳明解释说:他们讲“天理”“欺心”这不是讲学是什么呢?这一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心学(???) A. 追求理论的大众化 B. 整治人心,挽救统治危机 C. 提倡“知行合一 D. 赞成穿衣吃饭等“人伦物理” 以下图示反映了某一思想的产生,该思想是( ) A. 古代希腊人文主义思想 B. 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C. 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 D. 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明末思想家黄宗羲被尊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他的思想主要反映在《明夷待访录》中。“明夷”本为《周易》中的一卦,“明”即是太阳(离),“夷”是损伤之意。“明”又意“大明”,“夷”有“诛锄”之解。作者为自己的作品取这样的名字的意图不包括(  ) A. 鉴于明亡的教训,为满清统治者提供治国的宝贵经验 B. 暗含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懑和指责,对太阳再度升起照临天下的期盼 C. 反映出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有识之士身处患难,壮志难抒 D. 对明亡饱含悲痛,企图从历史中寻找经验教训,光复故国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05年,“蔡侯纸”发明 造纸术在中国出现 B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航空事业起步 C 联合国向世界推广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 成功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D 2003年,“神州5号”成功返回地面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A. A B. B C. C D. D 历史学家黄克武认为,对于中国传统下思索解决专制问题的士大夫来说,(清末民初)西方民主制度的传入,无疑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制度来实现固有的“民本论”、“上下一体”与“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可队让中国重返有如三代之盛世。材料说明(  ) A. 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民主思想 B. 晚清立宪人士敢于构想一种崭新的制度 C. 国人接纳西方民主有传统渊源 D. 明清进步思潮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