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55313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山东省泰安市)

日期:2025-10-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13221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万有引力,定律,天文学,应用,山东省,泰安市
  • cover
课件18张PPT。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重点,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行星绕恒星的运动及卫星绕行星的运动之共同点; 2、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方程,求解天体问题; 3、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重要应用。 三、重点难点: 1、对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理解。 2、中心天体质量的求解。 四、教法 分析推理法,讲练法。 五、学法 引导法,讨论法,总结归纳法。 六、教学过程例题: 把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半径是1.50×1011m,公转的周期是3.16×107 s,求太阳的质量。 由于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太阳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所以: (设太阳的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 10月1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神舟”五号飞船有关数据    1、“神舟”五号飞船总长9.2米,总重7790公斤;    2、 “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的起飞重量479.8吨,其乳白色船箭塔组合体高58.3米; 3、 “神舟”五号飞船变轨后飞行的圆形轨道距地球343公里;    4、飞船在太空中大约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其间要经受180摄氏度的温差考验;    5、 “神舟”五号飞船共绕行地球14圈,进行约60万公里的旅行。由F万=F向可知: 依次增大依次减小依次减小依次减小 海王星与冥王星的发现: ??? 在18世纪,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系有7个行星,其中1781年发现的第七个行星———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总是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有一定偏离。当时有人推测,在天王星轨道外面还有一个未发现的行星,它对天王星的作用引起了上述偏离。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年轻的天文爱好者勒维列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各自独立地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这颗新行星的轨道。1846年9月23日晚,德国的加勒在勒维列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这颗新行星。后来,天文学家把这个行星叫做海王星。 用同样的方法,在1930年3月4日,人们发现了太阳系的第9个行星———冥王星。 总结一条规律: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 一个质量: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一个比较:可以比较同一中心天体周围不 同轨道上的天体的运动情况。 两个发现:了解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过 程。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王星和冥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轨道而发现的; B、天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轨道而发现的; C、天王星的运行轨道偏于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轨道,其原因是由于天王星受到轨道外面其它行星的吸引作用; D、以上均不正确。2、若已知某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公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由此可求出: A、某行星的质量;B、太阳的质量; C、某行星的密度;D、太阳的密度 。(AC)(B)作业课本: P110(1) P114(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