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553656

10 土壤里有什么课件+教案

日期:2024-05-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99258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土壤,什么,课件,教案
    《土壤里有什么》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历活动,能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从而认识土壤的一些特性。 2、通过学生的参与活动让学生形成会进行一般科学探究的技能。 3、增强学生记录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通过本次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与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能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 【教学难点】 收集到证据以后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善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挖土壤; 分组材料:一袋土壤、一根玻璃棒、一只昆虫盒、一只方形盘、一张报纸、一张记录表、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述:课前,我们分小组到几个地方去挖了土壤(板书:土壤),下面就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挖到的土壤是什么样子的。 21教育网 2、学生汇报。 3、讲述:看来,大家对土壤了解得还真不少啊!老师这儿也有一位小朋友,她去研究了土壤以后,还写了一首小诗呢!小朋友,你们想听吗?好,那就送给大家吧! 【21·世纪·教育·网】 4、学生欣赏小诗:土壤是位伟大的母亲,她是孩子有的很小,很小,有的却很大,很大;从小花小草到千年古树,从黑色蚂蚁到白象、红马,世界上亿万个生命,在他温暖的怀抱里长大! 5、师解“土”字。“土”字这里有两横,这表示土壤是一层一层的,植物把根这样深深地扎进肥沃的表层土里,吸收着营养,显示着勃勃生机!(教师书“土”)2-1-c-n-j-y [导入部分设计的意图是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意识地牵引过来,因为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知识并不是线性的,新的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因此,我们在课前增加了一个挖土壤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还使学生亲近大自然、亲近土壤,呼吸到了泥土的气息,获得了真切的生活感受。这一部分还把土壤与生命紧密地结合起来了,特别是解“土”字。] 二、新授: 1、预测: 学生预测我们挖来的土壤里有什么。 [预测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学生对某一事物进行了预测后,才会有目的地去探究,这里也是为了煅炼学生的科学预测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2、观察: ①讲述:我们可以亲自动手来观察观察土壤,观察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观察事物的好方法呀!②提问:小朋友,你们准备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呢?小组商量一下。 ③请一个小组来说。如说得不完整可以请其它小组来补充。 ④讲述:刚才大家想到了用多种感官、用多种方法来观察土壤,为了使大家的研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这儿还有两条建议:A、观察的时候要仔细,如发现有活的东西,请小心地放入昆虫盒内,因为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其它东西可以放在方形盘里。B、大家一定要分工合作,并作好记录!每一小组要把你们从土壤发现的属于同一类的物体名字写在同一个方框里。 [这里的实验要求交代是必要的,这里其实交代了这些内容:观察的习惯(要仔细);珍爱生命教育;实验步骤(先观察,再把观察到的东西拿出来分类,然后进行记录。);合作教育;有效的实验(作好记录)。] ⑤、学生观察土壤。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这里我们给学生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放心地放手让他们去动手。] 3、交流: ①请一组派一个代表来交流。(在学生开始交流前,提醒学生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尊重别人。对于第一个上来交流的同学要及时表扬。)把学生带上来的记录表进行实物投影。学生汇报结束后问:你们为什么要把这些物体放在同一个方框里呢?(板书:植物) 这些物体为什么又要放在同一个方框里呢?(板书:动物) 这些物体又是属于哪一类的?(板书:动、植物遗留物) 还有这些呢?(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