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572120

15 孔乙己 教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5011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孔乙己,教案
  • cover
《孔乙己》 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2·1·c·n·j·y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思路说明 本文的重点是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深意。在课前需要布置给学生搜集相关历史 背景资料。在课堂上,采取合作探究-总结-思维导图分析的形式来完成教学。教学的重点在培养学生用勾画、书写梗概、抓住课文关键字的方法分析和理解课文上。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5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鲁迅先生的文章在解读时一定要考虑到历史背景以及其深层次的含义,所以孔乙己被“笑”和科举制度的罪恶是本文中需要学生了解的背景材料。2-1-c-n-j-y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感受作者写作特色,掌握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2、学习通过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写法; 3、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2、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体会小说揭示的深刻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从孔乙己的悲惨命运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2、理解社会环境描写,洞悉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 【教学重点】 1、了解分析文章由景入情的写作特点,学习并运用到写作中; 2、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 1、分析众人对孔乙己的态度;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问题导入,以问引学: 同学们,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什么文章? 学生自由回答,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可以自由发挥。教师在此环节里要恰当引导学生总结出“历史背景”、“鲁迅的写作特点”等关键词。21教育网 2、导入新知: 鲁迅先生一生写了三十三篇小说,最喜欢的是“孔乙己”。 巴金先生也说,孔乙己写的那么好。日本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凡读 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的形象。鲁迅先生是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 心塑造这个形象呢?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孔乙己”。 3、课前温习,扫清障碍: 本环节以学生课前搜集整理后发言,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学生可以运用移动终端上传、大屏展示或小组推举发言的形式来回答预习成果。21cnjy.com 下面为参考答案。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