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586746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19385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7课辽,西夏,北宋,并立,教案
  • cover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契丹是当时较早崛起的少数民族政权,在10世纪初建立了强大的帝国;而西夏在11世纪前期建国;在相同时期汉族建立了北宋,这三个政权之间的战争与和平相处,即宋辽关系、宋夏关系则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内容。这三个政权各自是如何建立的,是学生要掌握的最基本的问题。至于宋辽关系中的典型历史事件即澶渊之盟是本课的重点,而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是本课的难点。 二、课程标准 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正确认识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有和有战的关系,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首先通过引导生自主阅读课本,小组合作,完成基础知识部分;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正确认识宋、辽、西夏的关系,特别是它们之间战争的性质,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问题的能力。了解岳飞抗金的故事,逐步形成运用辨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民族战争,使学生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 难点:澶渊之盟。 五、教学流程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与北宋并立西夏、辽,他们的关系如何? 展示: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达到“课伊始,意境生”的效果。 多媒体演示增强直观认识 充分利用历史地图,了解和分析史实。 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1、 强邻之一 :辽 ⑴辽的建立 教师:建立辽的民族是契丹,你知道契丹是如何兴起的吗? 学生:阅读课本,契丹兴起与强大的情况。 教师强调:接受汉族文化,学会农耕,对于契丹族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补充:阿保机的生平,帮助学生了解该人物。 总结:阿保机的贡献: 强调:辽先于北宋而建立 ⑵澶州之战 ①背景:契丹建国后,势力不断南扩,辽太宗时,占领了幽云十六州,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宋朝建立后,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统一全国,先后两次对辽用兵均失败。我们熟悉的“杨家将”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有兴趣的同学课下搜集有关资料,全面了解。 ②过程:图片《澶州之战示意图》 学生:根据《澶州之战示意图》及课文内容讲述澶州之战的简单经过。 教师:展示图片《寇准》。补充有关寇准的生平资料,指导学生学习寇准这位北宋名相的优秀品质。 ③结果:澶渊之盟 展示:澶渊之盟的内容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学生:畅所欲言(略) 教师总结: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性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稳定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过渡:在辽宋和战期间,西夏和北宋之间也是战争不断。 2、 强邻之二 :西夏 ⑴西夏的建立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西夏的建立情况。 展示: 教师:补充有关元昊的史料,帮助学生了解其人。 ⑵宋夏和战 学生:阅读课文,简单了解。 教师:指导学生参照澶渊之盟,理解“宋夏和议”对双方的影响。 过渡: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争,严重削弱了双方的实力。 三、课堂小结 你如何看待北宋与辽、西夏订立的和约,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