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587260

24 雁门太守行 课件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20177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雁门,太守,课件
  • cover
课件17张PPT。雁门太守行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因仕途失意,他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 27岁病卒,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称 “奇才”“鬼才”,被人称为“诗鬼” ,著有《李长吉歌行》。作者简介 唐代中期,各地藩镇拥兵自重,不服从朝廷。于是朝廷派兵讨伐,亦不能制止。河北诸镇为祸尤烈。河北易水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祖孙三代拥兵割据39年之长。此诗写的是朝廷和河北藩镇之间的战争状况。 背景介绍  cuī lín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jiǎo sài yān zhī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juǎn zhòng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xié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 李贺读出情感:豪壮、慷慨、激昂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后人多用题面意思,写边塞征战之事。雁门,郡名,在现在山西省。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行”,古乐府的一种体裁。解 题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鳞片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城墙仿佛要坍塌1、“黑云压城城欲摧”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现在常形容什么? 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比喻是把敌军攻城的气势比方成黑云压城,夸张是指“城欲摧”,二者结合生动形象的突显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渲染出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局势的危急。2、“甲光向日金鳞开”“开”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赏析诗句“开”字写出了敌军兵临城下时,守城将士们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的状态。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军中号角凝聚肃杀的秋色中,响亮的角声震天动地。寒夜里,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都形容战场血迹3、三、四句分别从 和 两方面渲染了 的战地气氛,为下面写 做了必要的铺垫。听觉视觉苍凉悲壮友军的援救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气所逼,郁闷低沉。河名,发源于河北易县。战国时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4、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半卷红旗” 一方面表现出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表现出援军高度戒备,不事张扬,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意气风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豪情。5、引用“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的典故有什么作用?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提起指宝剑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曾置千金以招揽人才。为报答君王的赏赐和厚爱,我愿手执宝剑为国血战到死。6、诗中引用“燕昭王黄金台求天下奇才”的典故有什么作用? 引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报效朝廷的英雄气概的称颂。 7、《雁门太守行》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这首诗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 8、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 这首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如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点染以“金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