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590236

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日期:2024-06-0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10680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学期
  • cover
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友情提示: 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两部分,共25个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1. 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硅太阳能电池 B. 锂离子电池放电 C. 火箭的燃料燃烧 D. 葡萄糖提供能量 2. 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速率最快的是 A. υ(C)=0.5 mol / ?L·s? B. υ(D)=0.4 mol / ?L·s? C. υ(B)=0.6 mol / ?L·s? D. υ(A)=0.15 mol / ?L·s?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①酒精 ②硫酸铜 ③水 ④醋酸 ⑤镁 ⑥氨水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④⑥ D. 全部 4. 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时缩小容器容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SO3的浓度增大 D. 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5. 关于常温下pH=12的稀氨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c (OH-)=1.0?10-2 mol·L-1 B. 由水电离出的c (OH-)=1.0?10-12 mol·L-1 C. 加水稀释后,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D. 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pH变大 6. 25℃时,水中存在电离平衡:2H2OH3O++OH-ΔH>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向水中通入HCl,抑制水的电离 B. 向水中加入少量氨水,促进水的电离 C. 向水中加入少量Na2CO3固体,促进水的电离 D. 将水加热,Kw增大 7. 100 mL 2 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片反应时,为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21世纪教育网 A. 加入适量的6 mol/L的盐酸   B. 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 加入适量的NaOH固体       D. 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 8. 下列事实与对应的方程式不符合的是 A. 自然界中正常的雨水呈酸性:H2O+CO2H2CO3 ,H2CO3H++HCO3— B. “NO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NO2(g) (红棕色)N2O4 (g) (无色) ΔH<0【21教育名师】 C.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D.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出现浑浊:S2O32—+2H+=S ?+SO2 ?+H2O 9. 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 2CO2(g)+6H2(g)CH3CH2OH(g)+3H2O(g)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反应需在300 ℃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使用催化剂可提高反应速率 C. 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 D. 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 10. 对反应2A(g)+2B(g)3C(g)+D(?),下列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图① 图② A. 依据图①,若t1时升高温度,则ΔH<0 B. 依据图①,若t1时增大压强,则D是固体或液体 C. 依据图②,P1>P2 D. 依据图②,物质D是固体或液体 11.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90 oC,纯水的pH<7 B. 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C. 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 重铬酸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橙色变黄色 12. 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生成2 mol AB分子,需要吸收b kJ热量 B. 加入催化剂,(a-b)的差值减小 C. 该反应的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 D. 若反应生成AB为液态,每生成2 mol AB分子,需要吸收的热量大于(a-b) kJ 13. 以下三个反应均可获取O2: ①光催化分解水制氧气:2H2O(l)=2H2(g)+O2(g) ΔH1=+571.6 kJ·mol—1 ②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2H2O2(l)=2H2O(l)+O2(g) ΔH2=-196.4 kJ·mol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