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11822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21份)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135791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21份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阅读相关材料,通过梳理、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交融和国家的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隋的统一、科举制度。 难点:科举制度、隋朝的灭亡。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涵盖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以及隋朝的灭亡四个子目的内容。四部分内容以隋朝的兴衰为主要线索,中间插入隋朝所做的两件大事:科举制度的开创与大运河的开通。两者实际上讲的是隋朝的治理。学习这四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隋朝建立前后中国分裂与统一的历史状况以及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诗歌《汴河怀古》和大运河图片。 提出问题:诗中的“河”是指哪条河?有人认为隋朝灭亡是因为开通这条河?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 朗读诗歌,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好奇心,迅速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探究新知 (授新课) 1.隋的统一 多媒体展示:东汉至隋政权更替图。 提出问题:在南北统一的过程中, 为什么是隋朝灭掉陈,而不是陈灭掉隋朝呢? 在学生回答地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从而得出陈朝统治者腐败导致亡国的结论。 提出问题:隋朝是什么时候建立政权?又是什么时候统一全国? 展示材料,提出问题。 材料一 隋朝户籍、人口表 时间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 户数 712万 890万 人口 3100万 4600万 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 隋朝垦田表 时间 隋初 隋繁荣时 垦田数额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 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 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 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 ———《隋书》 这段材料是对谁的评价?隋朝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归纳出现“开皇之治”的局面的原因: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建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回顾旧知识,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巩固知识,掌握知识间的联系。 让学生自主梳理知识,巩固知识。 培养学生理解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开通大运河 展示《隋朝大运河的示意图》的空白图,引导同学们在图中绘制《隋朝大运河的示意图》,并要求在图中填出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中心、四段河渠的名称。 在绘制大运河的基础上,总结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三点:洛阳、涿郡、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六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展示图片《开凿大运河》,提出问题: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那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让学生进行辩论。 主题: 隋炀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