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13322

专题02大题好拿分【基础版】(20题)-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高一语文黄金30题(含答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3356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学期,黄金,语文,高一,备考
  • cover
高一下期末备考之黄金30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① 苏轼 春牛春杖②,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是时苏轼谪居海南岛儋耳(今儋县)。②古时立春日习俗,耕夫持犁仗鞭打耕牛,谓之“打春”。下阕“春幡”,指旗帜;春胜,剪纸图案,以示迎春。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苏轼被贬至蛮瘴僻远的“天涯海角”,填词描绘故乡春日习俗以排遣愁绪。 B.“便丐春工”,乞得春神之力。诗人将春神人格化,天人相知,浪漫亲切。 C.“春幡”立于田头,“春胜”遍于街肆,似见千人万人喜庆春天的到来。 D.“一阵春风吹酒醒”,诗人无福消受“打春”的欢娱,借酒浇愁亦不失豪放。 E.以海南不得见的雪花比拟海南的杨花,为他乡“不似天涯”做了精妙的诠解。 2.按《文心雕龙》的说法,“同字相犯”是败笔,而苏轼的《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全词共44个字)仅“春”字就出现7次。请简评这样用字的效果。 【答案】 1.AD 2.①“春”字多次出现,增加了词句的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②突出了重点词语,强调了海南的春日绚丽和诗人的欢愉情感。③全词八句,共用七个“春”字(其中两个是“春风”),有的一句两个,有的一句一个,有三句不用,错落有致,给人亲切自然朴实的感觉,描绘了春回大地,海南岛上一派庆春备耕的欢快景象。 【解析】 点睛: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形象、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作者利用“同字”,结果反取得异样的艺术效果,不但音调增加美听,而且主旨得到强调和渲染.这又是苏词高出他人之处.全词八句,共用七个“春”字(其中两个是“春风”),但不平均配置,有的一句两个,有的一句一个,有三句不用,显得错落有致;而不用“春”字之句,如“染得桃红似肉红”,“卷起杨花似雪花”,却分别用了两个“红”字,两个“花”字.事实上,作者也许并非有意要作如此复杂的变化,他只是为海南春色所感发,一气贯注地写下这首词,因而自然真切,朴实感人,而无丝毫玩弄技巧之弊.这也是苏词不同流俗的地方。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刘长卿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第一句叙述了十年间自己的境遇与朋友李录事相同,均是人生艰难,从而将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伤感。 B.首联第二句中,诗人借景抒情,用遇风飞转的蓬草形象写出自己飘泊无定的生活,隐含着羁旅中飘泊不定的苦味。 C.颈联中“归马”点明朋友归襄邓之事,“杳杳”萧萧”两个叠音词音韵和谐,有音乐美,渲染了欢快的气氛。 D.尾联写两人分别后相距千万里,所以离别的时候有无尽的伤感,照应了题中的“送”,惜别之意尽显。 E.本诗是送别诗,题目点出了主要事件,语句平易晓畅,但情感真切自然,读后让人有种惆怅的心绪。 4.诗的颔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3.BC 4.①流露出相逢时的喜悦。相同际遇的人终于在“十年移家白首”“征战”后相逢。②抒发对青春岁月流逝的感慨。在战乱流离中,青春不再,青春的锐气也早已消磨。 ③同时也发出了对社会动乱的悲叹。个人身世坎坷,社会战乱动荡,诗人的痛苦之情充溢诗句之中。 【解析】 4.试题分析:题干是“诗的颔联语言浅近但情感深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