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15848

2019届高考政治新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试题)(6份)

日期:2024-04-3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240735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9届,第三,试题,课件,精神,民族
    课件13张PPT。必修3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优化总结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而中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汉字的传承,这是因为汉字(  ) ①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D。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①④正确。②错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发明,而不是汉字;③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2.2017年11月7日,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海峡两岸民意交流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扩大民间交流、推动两岸融合”座谈会在北京举办。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表示,两岸学者携手,共同编纂一部能够全面记录中华文物包括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的《中华文物志》,十分必要。国家之所以重视保护古籍是因为(  ) ①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古籍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 ③古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④保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D。国家之所以重视保护古籍,是因为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保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故①④入选。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②错误。古籍并非中国特有的文化,③错误。 3.2018年4月5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这一天中国人会以扫墓的形式追思先人。我国有些地方的清明节还有与众不同的风俗。如有的地方清明节有采地菜做米果吃的习俗;还有的地方有在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人们把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然后放飞;此外还有植树、荡秋千等。这说明(  )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③各民族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④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A。材料中各地清明节的具体风俗存在差异,主要体现了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 4.红瓷又称釉里红,自诞生之日起,便以“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形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红瓷艺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文化(  ) A.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解析:选B。红瓷以“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形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著称于世,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项符合题意。 5.“天下”一语自先秦发轫,讫于明清,世代沿用,屡见不鲜。作为一个具有久远生命力的词语,它既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词义,又伴随历史的演进而被赋予新的内涵。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化已经成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天下’一语自先秦发轫,讫于明清,世代沿用”,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①符合题意。“它既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词义,又伴随历史的演进而被赋予新的内涵”,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先秦指秦朝以前,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才逐渐形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