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17310

第二十一课 古诗三首(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47032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课件,教案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S版语文五下第21课《古诗三首》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古诗三首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自学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秦、邸、熏、汴”4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这三首诗,默写《示儿》。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这三首诗,默写《示儿》。 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热爱我们的祖国吗?本单元我们的主题是“赤子情———,那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赤子情怀一般是指拥有对祖国高度忠诚和热爱的人内心对祖国的一种热爱的情怀。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几位古代的爱国诗人。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赤子情———的含义。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明白要学的内容是什么。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习《出塞》(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引导学生读准: 还(huán):回来。未还:没有回来。 将(jiàng):将领。飞将:汉代著名将领李广。教(jiào):让。不教:不让。(2)了解作者。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3)解释诗题出塞:到边防线上去戎守边疆。(4)明确诗意,感悟诗情A.秦时明月汉时关,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师:这是怎样的边关?你感受到什么?荒凉,冷清,孤独,寂寞教师小结:正像同学所体会的那样,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战士们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吗?他们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吗?(不能)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b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从秦朝到汉朝再到唐朝,经历了多少年?秦朝———汉朝———唐朝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2年 公元618年师:将近一千年过去了,明月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依旧是秦汉时的边关,时光穿越千年,不变的是什么?(明月,边关)在遥远的边塞,还有什么没变?(引导说出,还有战争没变) 这就是边塞的战争。引导学生想像: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 你仿佛听到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烧杀抢掠的马蹄与战马的嘶鸣声、百姓痛苦的呻吟声、戍边战士们的怒吼、诗人对边关战士的同情之声。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是什么意思?(“要是”)“飞将”指的是谁?(汉代著名将领李广)“不教”:不让 “胡马”:外族入侵的骑兵。师:在这样的情境下,作者希望什么?希望有像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名将来率领广大战士打败敌人,夺取胜利,使敌人从此不敢再来侵犯。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抒发了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3)解释诗题临安:南宗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邸:客栈,旅店。 题:题词。 意思: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4)明确诗意,感悟诗情a.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休:停止师:将军战士们在边塞杀敌保国,而朝廷的达官贵人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解释诗意: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达官贵人与歌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熏金迷,这种情况不知何时停止?b.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师:“暖风熏得游人醉”,这是一副怎样的醉态呀?(天天如此,永远也醒不过来。)读着这个“醉”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