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347

第15课《诗人谈诗》同步练习(苏教版九年级上)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131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5课,诗人谈诗,同步,练习,苏教版,九年级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诗人谈诗 如何做好现代诗歌阅读题,谈几点看法: 1.要准确地破解诗歌中的意象(即诗人的意中之象),然后从诗的意象中,把握作者要向读者揭示(或暗示、启迪)的东西。 2.要明确诗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的内涵,以消除理解上实指性误读。现代诗歌往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有的则运用象征手法,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对生活的感悟等,阅读时必须注意这一点,明确修辞手法(或象征)的真实内涵,并且应注意避免实际所指带来的误解。 3.要透过诗歌表面的虚写,提炼出诗歌背后的深层意蕴。诗歌往往大多是虚写,很少有直写的,特别是那些抒情性强的诗歌更是如此。阅读这类诗歌,困难较大,因为诗歌艺术的多义性和朦胧性导致阅读上的种种解读结论。因此应该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常识等相关信息,这样可以摆脱由于虚写而造成的隔靴搔痒,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象,以便准确地提炼出诗歌的深层意蕴。 另外,现代诗和古诗词夹杂在一起阅读,和白话文杂在一起比较阅读,也值得我们关注。#此前在首页部分显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曙光( ) (2)乍( )然 (3)弓弦( ) (4)山峦( ) (5)旷( )野 (6)笼( )罩 (7)门槛( ) (8)眺望( ) 2、填空。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作者是当代诗人 。本文是他以诗人的身份写下的对 的《 》的评论。 3、阅读《一个深夜的记忆》,回答问题。 月光流进门槛 我以为是阳光 开门,还是深夜 不久,有风从北边来 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 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1)诗歌善用虚实并用的手法,从诗中找出一处虚写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诗歌的语言具有侧面暗示的特点,你认为诗中哪些语句暗示了诗歌的主旨 (3)说说下面形象的深刻含义。 深夜: 黎明: (4)指出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①月光流进门槛 ( ) ②有星流过旷野去 ( ) ③河岸被山影压着 ( ) 4、下面这首《泥土》也是鲁藜的作品,试揣摩该诗欲借泥土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5、 章开头写道:“人们谈论鲁藜的诗,一般都没有提到这一首。而我对它却很有偏爱。”对这句话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 A、 说明一般人不很了解这一首诗 B、 说明这一首诗的表现手法比较特别。 C、 说明这一首诗的主题思想比较深沉。 D、 说明我对这一首诗有独特的感受。 6、 下面一段话描述了诗歌中的一些诗句的意境,说说加横线的句子,描述的哪一句诗。 他不再返回屋中,而是眺望着月光下的旷野:起伏的山峦,河岸的山峦的巨大暗影……大地笼罩在沉静中。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对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夜在沉静中行进,黎明即将到来。 7、阅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 从门槛流进的月光,诗人却误以为是曙光。从梦中乍然醒来,是容易有这样的错觉的,李白就曾将床前的月光误认为是霜。他起来了,推开门看看,原来还是深夜。可以想见,他是习惯于黎明即起的。使他惊醒的是对黎明的期待。 (1)作者说“李白就曾将床前的月光误认为是霜”,这里指的是哪一首诗?请默写在下面。 (2)《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一文中提到李白和鲁藜都对月光产生了错觉,但又有些不同,你能说说不同在哪里吗? 8、你能说说评论者曾卓为什么会偏爱鲁藜的《一个深夜的记忆》吗? 参考答案: 1、略。 2、曾卓 鲁藜 一个深夜的记忆 3、(1)略。(2)略。(3)深夜:既指自然界的深夜,却又颇含深意,指的是当时中国还处于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整个中国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黎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