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40906

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教科版选修3-4学案:第1章 机械振动 第5讲 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日期:2024-05-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0次 大小:6896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7-2018,振动,测定,单摆,实验,学生
  • cover
第5讲 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目标定位] 1.掌握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和方法.2.体会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 一、实验原理 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可得g=. 只要测出单摆的摆长l和振动周期T即可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二、实验过程 1.让细线的一端穿过摆球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小孔大的线结.线的另一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由下垂.如图1所示. 图1 2.用米尺量出悬线长度l′,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d,则摆长l=l′+. 3.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不超过5°)后释放,使摆球只在一个竖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数出之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的次数n,用停表记下所用的时间t,则单摆振动的周期T=. 4.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5.变更摆长,重做几次实验,计算出每次实验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求其平均值. 一、实验器材、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 1.实验器材 长约1 m的细线,有小孔的摆球一个,带铁夹的铁架台、停表、游标卡尺、米尺. 2.实验步骤 3.数据处理 (1)公式法:将实验数据代入公式g=求出每次重力加速度的值,然后求g的平均值,即为本地的重力加速度. (2)图像法:由T=2π得T2=l,以T2为纵轴,以l为横轴,作出T2 l图像,如图2所示.其斜率k=,由图像的斜率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 图2 【例1】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 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3(a)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 cm.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b)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s,单摆的摆动周期是s. 图3 解析 由实验原理和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知g=.摆球的直径d=2.00 cm,故摆长l=(88.40-) cm=87.40 cm.秒表的读数t=75.2 s,故单摆的振动周期T== s=1.88 s. 答案  87.40 75.2 1.88 【例2】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由于没有游标卡尺,无法测小球的直径d,实验中将悬点到小球最低点的距离作为摆长l,测得多组周期T和l的数据,作出T2?l图像,如图4所示. 图4 (1)实验得到的T2 l图像是(选填a、b或c); (2)小球的直径是cm; (3)实验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是m/s2(π=3.14,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 (1)由T=2π得l=T2+,由数学关系得斜率为,截距为,截距为正值,则图像为c. (2)由截距为=0.6 cm,可知d=1.2 cm. (3)由斜率k==,可知g=9.86 m/s2. 答案 (1)c (2)1.2 (3)9.86 二、注意事项与误差分析 1.注意事项 (1)选择材料时应选择细而不易伸长的线,长度一般为1 m左右.小球应选用质量大、体积小的金属球. (2)单摆悬线的上端不可随意卷在铁夹的杆上,应紧夹在铁夹中.以免摆动时发生悬线下滑,摆长改变的现象. (3)注意摆动时控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不超过5°,可通过估算振幅的办法掌握. (4)摆球摆动时,要使之保持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 (5)计算单摆的振动次数时,应以摆球摆动稳定后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若以后每当摆球从同一方向通过最低点时计数,则记录的是全振动的次数n.周期T=;若数出的是以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的次数n,则周期T==. 2.误差分析 (1)本实验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单摆模型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悬点是否固定,是单摆还是复摆,球、线是否符合要求,摆动是圆锥摆还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以及测量哪段长度作为摆长等等. (2)本实验偶然误差主要来自时间(即单摆周期)的测量上,因此,要注意测准时间(周期).要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不能多记或漏记振动次数.为了减小偶然误差,应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例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