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41500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日期:2024-04-30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1090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 cover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列举陈独秀、鲁迅、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呈现史料,让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形成认识。 (2)通过情境体验,使学生在过程中形成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2)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新青年》的创办;胡适、鲁迅与新文化运动。 难点: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 教学思想:“依标施教”、“以史导论”、“提升学力”“史地结合” 策略方法:史料化、问题化、活动化、趣味化、个别化和协作化、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北大的历史蜕变】 导入语:首先老师想给大家看张照片,这是哪儿?……今天我们的课堂就要从这座百年名校说起。哪位同学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北大的源起历史。(结合八年级相关知识)…… 幻灯片呈现:1898年 戊戌变法 京师大学堂 1912年改名北大 大家知不知道上世纪初北京大学师生之间的问候是怎样的呢?请看大屏幕,我们现在体会一下一百年前的北大师生之间的相互问候: 师:老爷们请起立!生:懒懒散散站起来师:老爷们好!生:大人好!师:老爷们辛苦了!生:升官发财! 大家发现没有,昔日北大的问候语有什么特别呢?……可见,当时的北大真可谓“官气十足”。 但后来,北大随着一场运动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什么运动呢?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文化运动”。 (二)新课教学 教学环节一 展示图片: 镜头1:民国二年,某地百姓门户上的对联 镜头2:袁世凯祭天 学生思考: ○辛亥革命之后,为什么还会出现镜头1和镜头2中的现象? ○ 你认为这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本课用了直接导入法,并且由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二:小组探究 结合材料及书本相关内容: 材料1反映辛亥革命后,中国怎样的社会状况? 材料2中的新知识分子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的? 设计意图:通过相关史料的补充,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从而理解思想解放的迫切性。 教学环节三:学生自主学习 结合图册P28及书本P46-48找出主要代表人物,了解其主要活动,补充其学习、工作经历。 教学环节四: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1:对《新青年》的了解与理解 合作学习2: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合作学习3: 批判儒家学说 合作学习4: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合作学习5: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教学环节五:感受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及影响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从内容上看属于思想文化方面,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枯燥、难懂。因此如何让学习内容变得通俗易懂,让课堂不会陷入沉闷的境地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尽量设计简单通俗的问题来调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从而让课堂活跃起来。 不足之处:还可以加入更生动更形象的内容让学生通俗地理解思想文化内容;在处理本课难点“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