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55198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单三元 10 岳阳楼记 课件+朗读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89039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单,三元,岳阳楼
    课件29张PPT。岳阳楼记范仲淹? 1.学习、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 2.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写作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 解。???? 3.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旨的特点。??? ??5.理解本文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及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意义,激发学生走出自我,树立胸怀天下、以利民为己任的远大志向。学习目标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出身贫寒,幼年丧父,经发奋苦读,26岁中进士。因敢于直言强谏,久不被重用。庆历元年(1041)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卓立功勋,使西夏多年不敢入侵。当时边境上流传歌谣:“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西夏军中也流传:“小范老子,胸中自有十万雄兵。”庆历三年(1043)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因力主改革遭保守派反对,于庆历五年(1045)贬官邓州。后来还做过杭州、青州太守。死后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第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背景资料岳阳楼历史 北宋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至岳州,两年后大规模重修此楼。完工后,他将楼的建筑结构、四周风光及唐代诗人的作品写下,连同一幅《洞庭晚秋图》寄给了远在河南邓州的好友范仲淹。庆历六年,范仲淹写下千古流传的《岳阳楼记》,抒发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洁怀抱。自此《岳阳楼记》名传千古,岳阳楼也名满四方。 知识链接1.掌握重点字音字形。 谪守(?zhé???)??????? 属予(?zhǔ???)??? 皓月(?hào??)? 潜形(?qián???)??? 岸芷汀兰(tīnɡ)?? 宠辱偕忘(xié ) 心旷神怡(?yí??) 薄暮冥冥(mínɡ mínɡ) 浩浩汤汤(shānɡ shānɡ)?? 2.通假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百废具兴(通“俱”,全,皆,都) ? 检查预习3.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古:景色和事物; 今:天气变 化;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2)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 (4)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 (5)前人之述备矣【古:详尽 今:准备】 (6)则有去国怀乡【古:国都;今:国家】 (7)则有去国怀乡【古:离开;今:前往】4.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动词作形容词,被贬谪的) (5)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 (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7)而或长烟一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8)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向南) 5.重点词语解释。谪守巴陵郡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属予作文以记之贬官 做太守 政治通达 百姓和乐 同“俱”,都 于是 规模 同“嘱”夫巴陵胜状 浩浩汤汤 朝晖夕阴 岳阳楼之大观 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得无异乎那 水流浩大的样子 日光 壮丽景象 既然这样,那么 尽,到尽头 降职远调的人 诗人 聚集 能若夫 霪雨 霏霏 浊浪排空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登斯楼也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像那 连绵的雨  雨雪繁密的样子 冲向 桅杆 船桨 傍晚 昏暗的样子 这 离开国都 说坏话 萧条冷落的样子至若 春和景明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而或 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