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58882

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11《醉翁亭记》课件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90298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醉翁亭记,课件
  • cover
课件58张PPT。11 醉翁亭记画荻教子 北宋时期,有个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叫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出色,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 她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理清段落层次,能准确翻译全文。(重点) 2.反复诵读,理清叙事写景的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感情。(难点) 3.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感。(重点)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 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 丰(现在江西永丰)人,宋代文学家。 欧阳修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谥“文 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领导了北宋古文运动,散文创作成就巨大,也擅长诗词。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疏替他分辩,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贬后,欧阳修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10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1046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这篇游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环滁( ) 琅琊( ) 林壑( ) 辄醉( ) 林霏( ) 阴翳( ) 酒洌( ) 山肴( ) 野蔌( ) 觥筹( ) 伛偻( ) 颓然( ) 射者中( )弈者胜( ) 暝( )chúyáhèzhéfēiyìlièyáosùɡōnɡyǔ lǚtuízhònɡyìmínɡ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环绕着滁州城。滁州,在安徽东部。代词,它,指滁州城。山谷。尤其,特别。茂盛的样子。名词作状语,在山上,沿着山。拟声词,形容水声。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那就是醉翁亭。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取名,命名。自称,这里是用自称来命名的意思。就。所以。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情趣。在于。领会。寄托。 译文: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叫智仙的。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文言文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近乎“要说那……”“像那……”的意思。树林里的雾气散了。昏暗。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香花。开放。茂盛、繁茂。浓郁的绿荫。早晨。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