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663638

第19课 梅雨时节 教案

日期:2025-04-26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946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9课,梅雨,时节,教案
  • cover
19、 梅雨时节 教学目标: 1.了解梅雨时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这样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2.了解梅雨时节的天气特征,为什么会叫“梅雨”。 3.了解古人对梅雨季节的一些说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梅雨时节的天气特征,为什么会叫“梅雨”。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让学生收集各种关于“梅雨季节”的资料。 二、认识梅雨季节: 1.读课文,了解每年的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为“梅雨季节”。 2. 请学生介绍梅雨季节的天气特征,以及为什么会称这样的天气为“梅雨”。 梅雨季节的天气特征:连续出现闷热阴雨天气,使人感到潮湿难受,这种天气现象就是“黄梅天”。 名字的来源:“黄梅天”因为正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而得名,又叫“梅雨”或“黄梅雨”。另外,由于这一时期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受潮霉烂,因此人们又给“黄梅天”起了一个别名,叫作“霉雨”。 3.讨论:什么叫“入梅”“出梅”“早梅”“迟梅”“空梅”等。 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有的年份,梅雨开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在气象上,通常把“芒种”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 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姗姗来迟的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 空梅每一年梅雨的范围、持续时间以及雨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如果没有梅雨,现象称为空梅。 重梅黄梅雨季过后,通常天气放晴进入炎炎盛夏。如果这个时候又转成阴雨绵绵,并且持续较久,仿佛又回到梅季,就称为“重梅” 4.讨论交流:古人对于梅雨季节的一些说法。 三、活动: 以小组合作研究形式,针对梅雨季节的天气特征,讨论我们该怎样防霉?说说你家用过哪些防潮防霉的产品?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