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74180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6工艺流程图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3068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
  • cover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6工艺流程图题 1. (2018?湖北黄冈)金属钨(W)可做白炽灯泡的灯丝。用黑钨矿[主要含有FeWO4(钨酸亚铁)]制得金属钨(W)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其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①4FeWO4+4Na2CO3+O24Na2WO4+2Fe2O3+4CO2 ②Na2WO4+2HCl(热浓)=H2WO4+2NaCl ③H2WO4H2O+WO3 ④3H2+WO3 W+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 B. 反应①②③④的产物都有氧化物 C. 反应①④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 为加快反应的速率,可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 【答案】B 【解析】A、反应③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B、由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在反应②中的生成物中没有氧化物,故错误;C、反应①中铁、氧的化合价从+2、0变成+3、-2;反应④中氢、钨的化合价从0、+6变成+1、0,故正确;D、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可增大物质间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故选B。 2.(2018?呼和浩特)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CaC1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CaC12溶液显中性) B.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C.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 D.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 【分析】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均显碱性,探究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要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均显碱性,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应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甲溶液不能选择稀盐酸,因为氢氧化钠、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溶液B为氯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甲溶液可以选用氯化钙溶液,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现象分别是产生白色沉淀、酚酞溶液变红色),分别说明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A选项的分析,D物质是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B中的溶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3.(2018?呼和浩特)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工业上可利用黄铁矿煅烧的产物冶炼铁和生产浓硫酸,其工业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②不是置换反应,反应③④为化合反应 B.反应①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C.该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的SO2可以用熟石灰溶液吸收 D.向制得的100克98%的浓硫酸中加入100克蒸馏水,配制49%的稀硫酸 【分析】A、反应②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③④为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反应①是二硫化亚铁(FeS2)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硫能与碱溶液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反应②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③④为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均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①是二硫化亚铁(FeS2)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铁、硫、氧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硫能与碱溶液反应,该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的SO2可以用熟石灰溶液吸收,故选项说法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应将制得的100克98%的浓硫酸加入到水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